答苏见江都谏歌一首
君不见苏黄门,祝融之墟世间生,豪压岭海誇三城。
风流杜牧不足数,直与长公争弟兄。闲来调鹤西郊渚,借我虹桥洒然去。
爱子山水多秀奇,辋川堪作王维墅。把酒临风岸葛巾,挥毫大笑傍无人。
长篇百韵奇直逸,要与林卉相鲜新。俊才况值清平世,人间好事多相际。
但从古巷觅幽芳,莫向西禅叹相废。只今萝径春气深,草色花香连远岑。
曲池燕子迎风语,夹岸蔷薇带雨阴。草阁阑干吟独憩,小车花下何时至。
石鼎重烹竹窦泉,苔矶细语参同契。君不见圣贤与世常推移,屈伸阖辟天之机。
皇王帝伯无消息,惟有青山伴醉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苏黄门:指苏轼,因其曾任黄门侍郎。
- 祝融之墟:指祝融峰,位于湖南衡山,传说为火神祝融的居所。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三城:指广州、惠州、潮州,三地均在岭南。
- 长公:指苏轼,因其排行老大。
- 调鹤:驯养鹤。
- 虹桥:彩虹般的桥,比喻美好的事物。
- 辋川:地名,位于陕西蓝田,王维曾在此隐居。
- 王维墅:王维的别墅,指王维的隐居之地。
-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古代文人常戴。
- 百韵:指长诗,每句押韵。
- 林卉:林中的花草。
- 西禅:西禅寺,可能指某座寺庙。
- 萝径:长满藤萝的小径。
- 远岑:远处的山峰。
- 竹窦泉:竹林中的泉水。
- 参同契:道教经典,全名《周易参同契》。
- 皇王帝伯:指古代的帝王。
- 醉卮:盛酒的器皿。
翻译
你可知道苏黄门,在祝融峰下的世间诞生,英豪之气压倒岭南三城。他的风流连杜牧都不足以比拟,简直可以与苏轼争做兄弟。闲暇时他在西郊驯养鹤,借我彩虹般的桥潇洒离去。他喜爱这里的山水,秀丽奇异,足以成为王维在辋川的别墅。他对着风把酒,头戴葛巾,挥笔大笑,旁若无人。他创作的长诗百韵,既奇又逸,要与林中的花草相映成趣。他的才华正值清平盛世,人间好事多有相遇。只要在古巷中寻找幽静的芳香,不要在西禅寺叹息废弃。现在,藤萝小径春意盎然,草色花香连绵至远山。曲池边的燕子迎风细语,两岸的蔷薇带着雨后的阴影。草阁中独自吟咏,小车何时能停在花下。石鼎中重新烹煮竹林中的泉水,在苔石上细语参悟《周易参同契》。你可知道,圣贤与世事常相推移,屈伸开合都是天机的显现。古代的帝王已无消息,只有青山陪伴着醉人的酒杯。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苏黄门的才华与风流,将其与苏轼、王维等历史上的文人相提并论,展现了作者对苏黄门的极高评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山水、花草、燕子、蔷薇等,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沉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