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答汪中丞伯玉

黑风吹海海怒号,长鲸血牙恣所饕。 闽吏百城摧欲逃,中丞气夺霜空高。 一檄立扫三千艘,捷书叠飞天喜劳。 䮍蹄雪压麒麟袍,雕戈涩绿弓卧櫜。 辕门月寒静不嚣,中丞雅志薄声酒。 邺侯万卷时入手,青藜吐烟墨花走。 西京驱前建安后,因之故人忽挂口。 使者双鱼破林薮,越丝玉寒为余寿。 野夫自脱朱兜鍪,太湖烟波天所酬。 酒船不楫任拍浮,卧看日月双浮沤。 公方清庙悬天球,顾我结束期扁舟。 公毋调笑我不愁,男儿七尺俱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鲸:巨大的鲸鱼,这里比喻海盗。
  • (tāo):贪吃,这里指海盗的贪婪和残暴。
  • 闽吏:指福建的官员。
  • 中丞: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汪伯玉。
  • 䮍蹄:指马蹄,这里形容战马。
  • 麒麟袍:指华贵的官服。
  • 雕戈:雕刻精美的长矛。
  • 弓卧櫜:弓放在櫜中,表示战备状态。
  • 辕门:古代军营的门。
  • 邺侯:指曹操,这里比喻汪伯玉。
  • 双鱼:指书信。
  • 朱兜鍪:红色的头盔,指军装。
  • 浮沤:水面的泡沫,比喻世事无常。

翻译

黑风吹动大海,海浪怒号,巨大的鲸鱼张开血盆大口,贪婪无比。福建的官员们惊慌失措,想要逃离,而中丞汪伯玉的气势却如霜空般高远。他一纸檄文立即扫平了三千艘海盗船,捷报频传,天子也喜出望外。战马蹄声如雪,华贵的官服上麒麟图案闪耀,精美的长矛和弓箭都已准备就绪。军营的门在月光下静静地关闭,不闻喧嚣。中丞汪伯玉不喜声色犬马,却爱读书,万卷书籍时常在手,青藜灯下墨香四溢。他的学识横跨西汉至建安时期,因此常被故人提及。使者送来的书信打破了林间的宁静,用越地的丝织品为我祝寿。我自脱下红色的头盔,太湖的烟波是对我的奖赏。酒船无桨,任其在湖上漂浮,我躺着看日月如双浮的泡沫。汪伯玉在清庙中悬挂天球,而我则准备乘扁舟远行。请不要取笑我,我不会感到忧愁,男儿七尺之躯,各有千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丞汪伯玉在面对海盗威胁时的英勇与智慧,以及他对学问的热爱。诗中通过对比黑风怒海与中丞的高远气势,突出了汪伯玉的非凡才能和坚定意志。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豁达与超脱,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