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太清给谏抗疏斥还

琐闼封章白板弹,棱棱风采动朝端。 安危报国丹衷苦,鼎镬甘心白昼寒。 楚泽任教渔父问,汉廷终赖主恩宽。 极知千古高名在,叹息清时有说难。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琐闼(suǒ tà):指宫门。
  • 封章:密封的奏章。
  • 白板:指无官印的奏章,表示直言不讳。
  • 棱棱:形容人的风采刚正不阿。
  • 朝端:朝廷之上。
  • 安危:指国家的安危。
  • 报国:为国家尽忠。
  • 丹衷:赤诚的心。
  • 鼎镬(dǐng huò):古代的烹饪器具,比喻严刑。
  • 楚泽:楚地的湖泊,这里指被贬之地。
  • 渔父:指隐士。
  • 汉廷:汉朝的朝廷,这里泛指朝廷。
  • 主恩:皇帝的恩典。
  • 千古高名:永垂不朽的名声。
  • 清时:政治清明之时。
  • 说难:表达困难,指直言进谏的艰难。

翻译

在宫门上密封的奏章如同白板一般弹出,你那刚正不阿的风采在朝廷中震动。 你为了国家的安危尽忠,赤诚的心愿虽苦却坚定,即使面对严刑也甘心在白昼中承受寒冷。 即使被贬到楚地的湖泊,任由隐士询问,你依然坚信汉朝的朝廷终将依赖皇帝的恩典宽恕。 深知你的千古高名将永存,我叹息在政治清明之时,直言进谏的艰难。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李太清直言进谏、不畏强权的刚正品格。诗中,“琐闼封章白板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李太清直言不讳的勇气和决心。“棱棱风采动朝端”则进一步以“棱棱”形容其风采,凸显其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后两句表达了李太清为国家安危不惜牺牲的决心,以及对皇帝恩典的期待。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李太清高洁品格的敬仰,以及对直言进谏艰难的感慨。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