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自嘲

我不能六翮飞上天,又不能摧眉折腰贵人前。为郎五载,偃蹇不迁。 讯牍再过心茫然,但晓月费司农钱。移书考功,令愿赐归田。 考功笑谓:汝犹须眉在人面,留之何益去不全。西山山色青刺眼,为我拥鼻赋一篇。 乃公调笑亦常事,有酒且逐东风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翮(hé):指鸟类翅膀上的六根主要羽毛,这里比喻高飞的能力。
  • 摧眉折腰:形容卑躬屈膝,低声下气。
  • 偃蹇(yǎn jiǎn):形容困顿不得志。
  • 讯牍:指公文或书信。
  • 司农:古代官名,主管农业和财政,这里指国家财政。
  • 移书:转交书信。
  • 考功:古代官名,主管官员的考核。
  • 拥鼻:指用衣袖遮住鼻子,表示不屑或厌恶。
  • 逐东风颠:追随东风,形容放纵不羁。

翻译

我无法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也无法在权贵面前卑躬屈膝。担任郎官五年,一直困顿不得志。 公文再次传来,我心中一片茫然,只知道每月消耗国家的钱财。我向考功官转交书信,请求允许我归田。 考功官笑着说:你的胡须和眉毛还长在脸上,留着有什么用,去掉又不能完全。西山的山色青翠刺眼,为我遮挡鼻子,赋诗一首。 我这样的调笑也是常事,有酒就随着东风放纵一番。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自嘲。诗中,王世贞以“六翮飞不上天”和“摧眉折腰”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无法高飞和屈从于权贵的境遇,透露出一种不得志的苦闷。通过“偃蹇不迁”和“讯牍再过心茫然”,进一步抒发了他在官场中的困顿和迷茫。最后,以考功官的戏谑和自己的放纵,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一种超然态度,既是对自己境遇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官场生活的一种讽刺和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厌倦。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