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故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参军国事太傅中军右丞相征北大将军魏国公中山徐武宁王达
中山既星陨,嗣公乃霞升。
仁孙藉肺腑,荀息为干城。
大义当灭亲,一死以自明。
敢援椒风顾,忘此板荡诚。
捧心见家王,茅土幸未倾。
焉知百年后,崇祀表芳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山:指徐达,因其封号中山王。
- 星陨:比喻重要人物去世,如同星辰陨落。
- 嗣公:继承人。
- 霞升:比喻升天,即去世。
- 仁孙:指徐达的孙子徐辉祖。
- 肺腑:比喻至亲。
- 荀息:比喻忠诚的臣子。
- 干城:比喻国家的重臣。
- 大义当灭亲:指在大义面前,即使是亲人也要牺牲。
- 自明:自我证明。
- 椒风:指皇后所居之处,这里比喻皇室。
- 板荡:指国家动荡不安。
- 捧心:形容忠诚。
- 家王:指徐达。
- 茅土:指封地。
- 崇祀:尊崇祭祀。
- 芳名:美好的名声。
翻译
中山王徐达如同星辰陨落般去世,他的继承人则如霞光升天般继位。徐达的孙子徐辉祖凭借其至亲的身份,忠诚如荀息,成为国家的重臣。在大义面前,即使是亲人也要牺牲,他以一死来证明自己的忠诚。他敢于舍弃皇室的眷顾,忘却了国家的动荡不安。他忠诚地侍奉家王徐达,幸好封地未被剥夺。谁知道百年之后,他的崇高祭祀和美好名声会被人们铭记。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徐达及其孙徐辉祖的忠诚与牺牲精神。通过“星陨”与“霞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徐达的去世和其继承人的继位。诗中“大义当灭亲”一句,深刻表达了在国家大义面前,个人亲情必须让位的理念。最后,诗人预言了徐达家族的崇高祭祀和美好名声将永载史册,体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