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邸七夕

凉入帘笼罢倚楼,淡云疏雨接芳洲。 人间巧拙怜瓜果,天上风波恕女牛。 河鼓漏深孤汉杳,榆花香袅七襄浮。 古今离别应无限,不在灵源一水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京邸:京城的官邸。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
  • 凉入帘笼:凉意透过窗帘。
  • 罢倚楼:停止倚靠在楼上。
  • 淡云疏雨:淡淡的云和稀疏的雨。
  • 芳洲:花草丛生的水中小岛。
  • 巧拙:巧妙与笨拙。
  • 瓜果:指七夕节时人们摆放的瓜果,以祈求巧手。
  • 天上风波:天上的风波,指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困难。
  • 恕女牛:宽恕牛郎织女。
  • 河鼓漏深:指夜已深,河鼓(星名)已沉。
  • 孤汉杳:孤独的星汉(银河)遥远。
  • 榆花香袅:榆树的花香缭绕。
  • 七襄浮:七襄,指七夕,浮,飘浮。
  • 灵源:指天河,即银河。

翻译

凉意透过窗帘,我停止了倚靠在楼上,望着淡云和稀疏的雨覆盖着芳洲。 人间对于巧妙与笨拙的怜爱体现在摆放的瓜果上,而天上的风波则宽恕了牛郎织女。 夜已深,河鼓星沉,孤独的银河遥远,榆树的花香缭绕,七夕的气息飘浮。 古往今来,离别之情应是无限的,而这并不局限于银河这一水之隔的秋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通过“凉入帘笼”、“淡云疏雨”等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人间巧拙怜瓜果,天上风波恕女牛”巧妙对比了人间与天上的情感,表达了对于牛郎织女传说的深刻理解和同情。结尾“古今离别应无限,不在灵源一水秋”则深化了主题,指出离别的哀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仅是七夕的特有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离别的深沉思考。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