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中洞山八咏

代纪皇明传胜异,游当春日陟崔嵬。 灵光自直南离盛,瑞气多从午会开。 题石即为王子洞,寻源堪筑右溪台。 吾儒真乐堪如此,招隐移文莫浪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代纪:指历史记载。
  • 皇明:指明朝。
  • :登高。
  • 崔嵬:高大的山。
  • 灵光:指神异的光辉。
  • 南离:古代方位之一,指南方。
  • 瑞气:吉祥的云气。
  • 午会:指正午时分。
  • 题石:在石头上题字。
  • 王子洞:地名,指中洞山的一个洞穴。
  • 右溪台:地名,指中洞山附近的一个台地。
  • 吾儒:我等儒家学者。
  • 招隐:招引隐士。
  • 移文:传递文书。
  • 浪猜:随意猜测。

翻译

这首诗记载了明朝时期的奇异胜景,我在春日登上了高大的中洞山。山中的灵光自南方盛放,吉祥的云气多在正午时分显现。我在石头上题字,称此洞为王子洞,寻找水源,筑起了右溪台。作为儒家学者,我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乐趣,不要随意猜测我传递文书的目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春日游览中洞山的所见所感。诗中,“灵光自直南离盛,瑞气多从午会开”一句,通过灵光和瑞气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神秘与吉祥,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赞美。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作为儒家学者的自得其乐,以及对世俗猜测的不屑,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真乐的情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