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方伯李宪长邀游三笠孤山赋此谢之

使君高兴动幽岑,佛国诸天遍一临。 遂有管弦惊伎俩,故令风雨暗岩林。 白云堂上客初醉,和靖祠前漏已深。 嬴得烟霞共归去,竹床清梦怯单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任方伯:官职名,指地方行政长官。
  • 李宪长: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
  • 三笠孤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的山名。
  • 幽岑:幽静的小山。
  • 佛国:指佛教圣地或寺庙。
  • 诸天:佛教用语,指天界的众神。
  • 管弦:指音乐。
  • 伎俩:技艺,这里指表演。
  • 和靖祠:地名,可能是指某处的祠堂或庙宇。
  • 嬴得:赢得,获得。
  • 烟霞:指山水之间的美景。
  • 竹床:用竹子制成的床。
  • 清梦:美好的梦境。
  • 怯单衾:害怕单薄的被褥。

翻译

使君的高兴之情触动了幽静的小山,佛国中的诸天神祇也一一降临此地。 于是有了音乐和表演的惊人之技,却也使得风雨暗淡了山林的景色。 在白云堂上的客人初次陶醉,和靖祠前的夜晚已经很深。 赢得了一路相伴的山水美景,回到竹床上,美好的梦境却因单薄的被褥而感到害怕。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任方伯李宪长一同游览三笠孤山的情景,通过“佛国诸天遍一临”和“管弦惊伎俩”等句,展现了旅途中的宗教氛围和艺术享受。诗中“白云堂上客初醉”与“和靖祠前漏已深”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宴饮的愉悦,又暗含了夜深人静的孤寂。结尾的“嬴得烟霞共归去,竹床清梦怯单衾”则巧妙地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留恋和对归途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虑。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