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岱麓一首

羡君疑是谪仙才,馆向朱明暂一开。 海市自能供岛屿,珠玑何必拾登莱。 丹丘灵鸟歌还舞,银渚星槎去复回。 犹自琼楼频北望,乘风何日得归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谪仙才:指具有超凡脱俗才华的人,常用来形容诗人。
  • 朱明:古代称夏季为朱明。
  • 海市:即海市蜃楼,一种自然现象,指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 岛屿:海中的岛。
  • 珠玑:珍珠和玉石,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人才。
  • 登莱:指山东的登州和莱州,古代以产珠闻名。
  • 丹丘: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指仙境。
  • 灵鸟:神话中能歌善舞的鸟。
  • 银渚:银色的水边,指仙境中的水域。
  • 星槎:神话中连接天河与海的水上交通工具。
  • 琼楼:指仙境中的楼阁。
  • 乘风:比喻利用有利条件迅速行动。

翻译

羡慕你,怀疑你是被贬下凡的仙人,你的才华在朱明的夏日暂时展现。 海市蜃楼自然能映照出岛屿的美景,何必去登州和莱州拾取珍珠和玉石。 丹丘上的灵鸟歌还舞,银色的水边星槎去又回。 我仍然频频北望琼楼,乘风何时才能归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仙境般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和自然意象,如“谪仙才”、“海市”、“丹丘”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通过对比现实与仙境,诗人表达了对友人超凡才华的羡慕,以及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