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南溪草堂

· 王洪
禀性少谐俗,养生殊寡营。 偶从田野居,遂兹云壑情。 攸攸水含波,萋萋卉敷荣。 霭霭高榆閒,喈喈春鸟鸣。 复兹微雨霁,旷然山水清。 鸣琴坐日夕,时复挥我觥。 多求徒为累,苟出良自轻。 栖迟此为乐,孰谓无所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禀性:天生的性格。
  • 寡营:少有经营,指不追求物质利益。
  • 田野居:居住在乡村。
  • 云壑情:对山林深谷的向往之情。
  • 攸攸:悠长,形容水波流动的样子。
  • 卉敷荣:花草茂盛。
  • 霭霭:云雾密集的样子。
  • 喈喈:鸟鸣声。
  • 微雨霁:小雨过后天气放晴。
  • 挥我觥:举杯饮酒。
  • 多求徒为累:过多的追求只会成为负担。
  • 苟出:轻易地外出或参与世俗。
  • 栖迟:停留,居住。

翻译

我天生性格不太合群,对养生之道也不甚追求。偶然间来到田野居住,便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山林深谷。悠长的水波含着涟漪,茂盛的花草生机勃勃。云雾密集的高榆树下,春鸟欢快地鸣叫。一场小雨过后,山水显得更加清新。我坐在这里弹琴,直到日落,不时举杯畅饮。过多的追求只会成为负担,轻易地参与世俗只会让人自轻。我停留在这里,感到无比的快乐,谁说这样无所成就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好,如悠长的水波、茂盛的花草、春鸟的鸣叫,以及微雨过后的清新山水,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诗中“多求徒为累,苟出良自轻”一句,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才是真正的幸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