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与寮友同赋

· 王洪
应律呈天瑞,先春泄化机。 气凌坤轴劲,润溢土膏肥。 稍喜参差集,俄惊汗漫飞。 横空方欲骤,随霰乍教稀。 帘幕轻穿隙,沟池巧傍埼。 试深频卓杖,谔晓屡搴帷。 野聚蛟虬结,山填虎豹饥。 远排胡塞阔,高压瘴烟微。 崖石攒银胄,岩松植素旂。 漫将齐物色,宁欲竞芬菲。 华表琼千尺,层城玉四围。 璠玙横道路,牟麦遍郊圻。 沼静圆留璧,阶明碎委玑。 陶厅纷布屑,袁巷蓊盈扉。 贫惜看争积,儿痴玩不挥。 咏工虽似韫,言好总如徽。 入地深河润,连天助日辉。 厚弥增皎洁,高不压崔嵬。 玉烛兹方应,金穰定可祈。 岂殊游阆苑,况是值仙闱。 缓酌羔羊酒,宽披鹤?衣。 诧奇文尚白,誇胜博投绯。 鼓舞三农庆,搜罗万象归。 聊歌似同列,郢曲敢言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应律:应和着自然的节律。
  • 天瑞:天降的吉祥征兆。
  • 化机:变化的契机。
  • 坤轴:大地的中心。
  • 土膏:肥沃的土地。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汗漫:广阔无边。
  • :小冰粒,通常在雨雪交替时降下。
  • :弯曲的岸边。
  • 卓杖:拄着拐杖。
  • 谔晓:清晨。
  • 搴帷:拉开帷幕。
  • 虬虬:传说中的龙。
  • 瘴烟:热带山林中的湿热空气,古人认为是瘴疠的根源。
  • 银胄:银色的头盔,比喻雪覆盖的山石。
  • 素旂:白色的旗帜,比喻雪中的松树。
  • 璠玙:美玉。
  • 牟麦:大麦。
  • 郊圻:郊外的田野。
  • 陶厅:陶制的厅堂。
  • 袁巷:袁姓人家的巷子。
  • :蕴藏。
  • :美好的标志。
  • 金穰:金色的丰收。
  • 阆苑:传说中的仙境。
  • 仙闱:仙人的门户。
  • 鹤?衣:鹤羽制成的衣服。
  • 博投绯:赌博中赢得的红色绸缎。
  • 三农:指农民。
  • 郢曲:楚国的歌曲,这里指高雅的诗歌。

翻译

雪应和着自然的节律,作为天降的吉祥征兆,在春天来临之前就预示着变化的契机。它强劲的气势超越了大地的中心,滋润着肥沃的土地。雪片参差不齐地聚集,很快又广阔无边地飞舞。它横跨天空,似乎要迅速覆盖一切,但随着小冰粒的降落,又变得稀疏。雪轻轻穿透帘幕的缝隙,巧妙地落在弯曲的岸边。人们拄着拐杖试探雪的深度,清晨屡次拉开帷幕观察。野外,雪聚集成蛟龙和虬龙的形状,山中填满了雪,使得虎豹感到饥饿。雪远远地排列在胡塞的广阔地带,高压下瘴烟变得微弱。崖石上覆盖着银色的雪,像银色的头盔,岩松上挂着雪,像白色的旗帜。雪漫无目的地覆盖着万物,不求与其他芬芳争艳。华表上堆积着千尺高的琼雪,层城四周环绕着玉般的雪。美玉般的雪横在道路上,大麦般的雪遍布郊外的田野。池塘静谧,圆形的雪像璧玉一样留在水面,台阶上散落着碎雪,像玑珠一样。陶制的厅堂里纷飞着雪屑,袁姓巷子里雪盈满了门扉。贫穷的人珍惜地看着雪的积累,孩子们痴迷地玩耍,不愿挥去。虽然咏雪的诗句似乎蕴藏着深意,但言辞的美好总是如徽章般显眼。雪深入地下,像河流一样滋润大地,连天助日辉。雪的厚度增加了它的皎洁,但并不压垮高耸的山峰。这样的雪景正是玉烛所应和的,金色的丰收定可祈求。这雪景岂不像是游历仙境,何况正值仙人的门户。慢慢地品尝羔羊酒,宽松地披上鹤羽制成的衣服。惊叹于雪的奇异,夸耀于赌博中赢得的红色绸缎。鼓舞着农民的庆祝,搜集着万物的归宿。随意地歌唱,仿佛与同伴们一同,高雅的诗歌岂敢言希。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雪比作银胄、素旂、璠玙等,赋予了雪以生命和情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雪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陶醉。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