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生自燕归吴

· 王洪
积雪遍河关,长亭落照间。 一樽当暮别,千里共春还。 烟树连平野,晴江带远山。 东风蓟城路,几日到长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关:河流和关隘。
  •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作送别之地。
  • 暮别:傍晚时分告别。
  • 千里共春还:虽然相隔千里,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仿佛共同迎接春天的回归。
  • 烟树:被雾气笼罩的树木。
  • 平野:广阔的平原。
  • 晴江:晴朗天气下的江河。
  • 远山:遥远的山脉。
  • 东风:春风。
  • 蓟城: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带。
  • 几日到长安:询问从蓟城到长安需要多少天。

翻译

积雪覆盖了河流和关隘,长亭在落日的余晖中。 傍晚时分,我们举杯告别,虽然相隔千里,但春天到来时,我们仿佛共同迎接它的回归。 被雾气笼罩的树木连接着广阔的平原,晴朗的江河映衬着遥远的山脉。 春风吹拂着蓟城的道路,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长安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色和离别情感。通过积雪、长亭、暮别等意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春天回归的期盼。诗中“千里共春还”一句,巧妙地将离别与春天的到来相结合,传达出无论距离多远,春天的到来都能给人带来希望和慰藉。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烟树、平野、晴江、远山等自然景色,进一步以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

王洪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