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列

独何之,天地相雠诅,其间安得怡,其间安得怡。亮怀千秋向,焉能度一时。 愿攀飞龙翼,故里以徘徊,故里以徘徊。飞龙腾天去,鳅鳝来相依,鳅鳝来相依。 眸子向内生,谁为辨雄雌,谁为辨雄雌。和光同其尘,老氏我所师。 金石随年销,真人旷无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精列:精美的行列,这里指精美的诗句。
  • 雠诅(chóu zǔ):仇恨诅咒。
  • :愉快,安乐。
  • 亮怀:明亮的胸怀,指高远的志向。
  • 千秋:千年,比喻时间长久。
  • 飞龙:神话中的神龙,象征高远和力量。
  • 鳅鳝:泥鳅和鳝鱼,比喻低贱或平庸之物。
  • 眸子:眼睛。
  • 和光同尘:指与世无争,随波逐流。
  • 老氏:指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坚硬和长久。
  • 真人:道家称修炼得道的人。

翻译

独自何去何从,天地间充满了仇恨和诅咒,这里怎能得到安宁,这里怎能得到安宁。我怀抱着千秋的志向,怎能只考虑一时的安逸。

我愿攀附飞龙的翅膀,故里因此而徘徊,故里因此而徘徊。飞龙腾空而去,我却只能与泥鳅和鳝鱼为伴,与泥鳅和鳝鱼为伴。

我的眼睛向内看,谁能分辨出雄雌,谁能分辨出雄雌。我选择与世无争,随波逐流,老子的思想是我所学习的。

金石虽坚,但随时间而消逝,真正的修炼得道之人却遥遥无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诗中,“天地相雠诅”描绘了世界的残酷和不公,而“亮怀千秋向”则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志向。通过“飞龙”与“鳅鳝”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高尚与平庸的区分。最后,诗人选择了“和光同尘”,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和超脱世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