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年:二十年。
- 高枕:无忧无虑,形容安逸舒适。
- 越江滨:越过江边,指远离家乡。
- 治真儒:治理真正的儒者,指有德行的学者。
- 杳不亲:远得无法亲近。
- 沂水城南:地名,今山东省临沂市南部。
- 见子:见到你。
- 阳明门下:指王阳明的门生。
- 梵宇:佛寺。
- 交晚:交往晚,指相识较晚。
-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常用来形容隐居或幽静之地。
- 感兴新:感慨新奇。
- 聚星堂:指聚会的地方。
- 瓦瓶烧茗:用瓦瓶煮茶。
- 细相陈:细细陈述。
翻译
二十年间,我安逸地隐居在越过江边的地方,欣喜地治理着真正的儒者,却远得无法亲近。直到今天,在沂水城南终于见到了你,王阳明的门下还有谁呢?在秋风中的佛寺里,我们的交往虽然晚,但在夜月下的云山之间,我的感慨却是新奇的。何时我们能在聚星堂上相聚,用瓦瓶煮茶,细细地陈述彼此的心意。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诗中,“廿年高枕越江滨”展现了诗人长期的隐居生活,而“喜治真儒杳不亲”则透露出他对真正儒者的向往与无奈。后文通过“沂水城南今见子”和“阳明门下更何人”的对比,突出了友人的重要性和难得。最后,诗人以“聚星堂上意,瓦瓶烧茗细相陈”作为结语,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深情的交流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深刻体验。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
王渐逵的其他作品
- 《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静观堂 》 —— [ 明 ] 王渐逵
- 《 留别伦右溪十咏青萝山 》 —— [ 明 ] 王渐逵
- 《 立春日偶成 》 —— [ 明 ] 王渐逵
- 《 同六舍弟卜居城西二首 其一 》 —— [ 明 ] 王渐逵
- 《 飞来和岳斋高韵 》 —— [ 明 ] 王渐逵
- 《 阻风东湖与梁挥使二首 》 —— [ 明 ] 王渐逵
- 《 绝句十首 》 —— [ 明 ] 王渐逵
- 《 闻诸君许过访再诗以迓之 》 —— [ 明 ] 王渐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