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偶成

廿年时运太乘除,旱潦因仍世业虚。 老去谩看佳节过,贫求深慰故乡居。 侧身天地徒縻食,回首江湖愧腐儒。 衰晚此生何塞责,只从贤圣缉遗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廿年:二十年。
  • 时运:时代的气运,指社会或国家的盛衰变化。
  • 乘除:比喻盛衰、消长。
  • 旱潦:旱灾和水灾。
  • 因仍:接连不断。
  • 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 :空,徒然。
  • 縻食:浪费食物,这里指无所作为。
  •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
  • 衰晚:晚年。
  • 塞责:尽责。
  • 贤圣:指古代的圣贤。
  • 缉遗书:整理和编辑遗留下来的书籍。

翻译

二十年来,时代的气运经历了巨大的盛衰变化,旱灾和水灾接连不断,使得世代相传的事业变得空虚。年老之后,我徒然地看着佳节过去,贫穷中深感安慰的是能够安居故乡。身处天地之间,我无所作为,只能浪费食物,回首江湖,我为自己的迂腐而感到羞愧。在晚年,我这一生如何尽责呢?只能从整理和编辑古代圣贤的遗书中寻找慰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廿年时运太乘除”一句,概括了二十年间社会的巨大变化,而“旱潦因仍世业虚”则进一步以自然灾害的频发来象征社会的动荡和家族事业的衰败。后句中,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和对个人无所作为的自我反省。最后,作者以整理古代圣贤的遗书作为自己晚年的责任和慰藉,体现了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