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 伯业王图:指古代诸侯的霸业和王者的宏图。
- 钱俶: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
- 职贡:古代诸侯国向中央王朝进贡的制度。
- 窦融:东汉初年名将,曾预见汉光武帝的兴起。
- 符徵:符命的征兆,指天命所归的预兆。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露丛风径:露水覆盖的草丛,风吹过的小径。
- 夜篝灯:夜晚点起的灯笼。
翻译
登上高耸入云的越王台,俯瞰着峻峭的山势,古代诸侯的霸业和王者的宏图仿佛展现在万里之外。钱俶早已听说归顺中央王朝,进贡职贡,而窦融则早已预见到天命所归的征兆。清澈的江水上,落雁迷失在寒冷的浦口,绝壁深谷中,石藤随着石头坠落。感慨着这日新月异的变化,眼前的景色却依旧如旧,露水覆盖的草丛,风吹过的小径,夜晚点起的灯笼,照亮了这一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描绘了越王台的壮丽景色,并融入了对古代历史的缅怀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高台千尺”、“澄江落雁”等,营造出一种宏大而深远的意境。同时,通过对钱俶和窦融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结尾处的“露丛风径夜篝灯”则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夜景,使全诗情感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