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感兴四首

史笔重看纪宋书,天王遥傍两厓居。 千年尚蔓羌胡种,一旅谁兴夏后储。 溟海落星应不返,楼船浮国欲何如。 空馀万古英雄泪,洒向冈州忆故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山: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宋末年,宋朝军队在此与元军激战,最终失败,宋朝灭亡。
  • 羌胡种:指蒙古族,因其起源于中国西北的羌胡地区。
  • 夏后储:指夏朝的后裔,这里比喻宋朝的遗民。
  • 溟海:指大海。
  • 楼船:古代大型船只,这里指宋朝的战船。
  • 冈州:即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称冈州。
  • 故墟:废墟,指宋朝灭亡后的遗迹。

翻译

再次阅读宋朝的历史,感慨万千,宋朝的皇帝被迫居住在遥远的厓山两侧。 千年过去了,蒙古族的统治依旧延续,而宋朝的遗民又有谁能复兴夏朝的后裔呢? 那些落入大海的星星似乎永远不会返回,宋朝的战船和国家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只有万古不变的英雄泪,洒向冈州,回忆那已成废墟的故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宋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深切哀悼和对英雄泪洒故国的悲壮情怀。诗中“千年尚蔓羌胡种”一句,既表达了对蒙古族统治的无奈,也暗含了对宋朝遗民复兴的期盼。“空馀万古英雄泪”则深刻描绘了英雄末路的悲凉,以及对故国的无尽怀念。整首诗语言凝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