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牛李:指唐代牛僧孺和李德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对立。
- 树敌:结仇,形成对立。
- 刺刺:形容言语连续不断。
- 唇吻:指言语,口舌。
- 宵衣:指天未亮就穿衣起身,多用来形容勤于政事。
- 洛蜀党:指北宋时期以洛阳和蜀地为中心的政治派别。
- 涣群:解散群体,使分散。
- 大易:指《易经》。
- 不比:不与...相比,不参与。
- 明规:明确的规则或标准。
- 矛盾:指对立和冲突。
- 方寸:指心,内心。
- 五鬼章:可能指《易经》中的某一章节,具体不明。
翻译
牛僧孺和李德裕相互对立,他们的进退成了是非之争。 在言语间连续不断地争论,使得君主都不得不勤于政事,直至深夜。 为何洛蜀党这样的贤者也会卷入其中呢? 解散群体,这是《易经》中所表达的,不参与其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内心的对立和冲突,我们所读的书籍和诗歌又有什么用呢? 我私下里看《易经》中的五鬼章,至今仍让人感到疑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牛李之争和北宋洛蜀党的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斗争的深刻忧虑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诗中,“牛李相树敌”和“洛蜀党”的提及,揭示了历史上政治派系斗争的复杂性和危害性。作者通过“涣群表大易,不比有明规”表达了对《易经》中解散群体思想的认同,强调了避免无谓争斗的重要性。最后,“窃窥五鬼章,至今令人疑”则体现了作者对《易经》深奥之处的思考和对现实政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和道德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