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元嘉修内政,江左乃宴宁。
淳熙急外攘,庶事实励精。
再举再辱师,戎马反纵横。
拓跋威方振,完颜治复平。
两劲迫自完,谁能问合并。
少保痛朱仙,太尉悔崤?。
事机苟一失,千载遂无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此处指代南朝宋时期。
- 修内政:指整顿和加强国内政治。
- 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南朝宋的统治区域。
- 宴宁:安定平静。
- 淳熙:南宋孝宗赵昚的年号,此处指代南宋时期。
- 外攘:对外抵御。
- 励精:努力精进。
- 辱师:战败,使军队受辱。
- 戎马:指战争。
- 纵横:横冲直撞,形容战争的混乱状态。
- 拓跋:指北魏的皇族拓跋氏。
- 完颜:指金朝的皇族完颜氏。
- 劲迫:强劲有力。
- 合并:指统一。
- 少保:指岳飞,南宋抗金名将,曾任少保。
- 朱仙:指朱仙镇,岳飞在此遭遇挫败。
- 太尉:指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曾任太尉。
- 崤?:指崤山,韩世忠在此遭遇挫败。
翻译
在元嘉时期,南朝宋通过整顿内政,使得江东地区得以安定平静。到了淳熙年间,南宋急于对外抵御外敌,努力精进国家事务。然而,两次军事行动都以失败告终,战乱再次横行。北魏的拓跋氏和金朝的完颜氏威势正盛,他们的统治逐渐稳定。两个强大的政权各自为政,难以实现统一。岳飞在朱仙镇遭遇挫败,韩世忠在崤山后悔不已。一旦错失良机,千载难逢的成就便无法实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南朝宋和南宋两个时期的对比,展现了内政与外攘的关系,以及战争与政治的复杂互动。诗中,“元嘉修内政,江左乃宴宁”与“淳熙急外攘,庶事实励精”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内政的重要性,后者则突出了对外抵御的迫切性。后文通过列举历史事件,如岳飞和韩世忠的失败,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一旦失去,便难以挽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