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夜步月过邻家饮作
抱痾适不乐,强起无何时。
念此月色佳,那能恋床帷。
徐步叩东邻,觞席犹未移。
有酒但斟酌,焉问主人谁。
奇阴间木石,幽光蔼庭墀。
浴魄冰壶中,藻荇互参差。
泠然清声发,安辨竹与丝。
大化冶寓形,忧乐不须斯。
顾言隗俄际,所得其庶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抱痾:抱病。痾(ē):病。
- 强起:勉强起身。
- 床帷:床帐,指床。
- 觞席:酒席。
- 斟酌:倒酒,饮酒。
- 奇阴:奇特的阴影。
- 蔼:聚集,此处指月光聚集。
- 庭墀:庭院和台阶。
- 浴魄:沐浴的灵魂,此处指月光。
-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
- 藻荇:水草,此处指月光下的影子。
- 泠然:清凉的样子。
- 大化:大自然的变化。
- 冶寓形:冶炼并赋予形态,指自然界的创造。
- 隗俄:高耸的样子。
- 顾言:回头说。
- 庶几:差不多,几乎。
翻译
抱病在身,心情不乐,勉强起身,不知何时。想到这月色美好,怎能留恋床帐之中。慢慢步行到东邻,酒席还未移动。有酒就尽情斟饮,何必问主人是谁。奇特的阴影在树木和石头间,幽暗的光芒聚集在庭院和台阶上。月光如沐浴的灵魂在清澈的冰壶中,水草的影子相互交错。清凉的声音自然发出,难以分辨是竹声还是丝弦。大自然的变化赋予万物形态,忧愁和快乐都不必太在意。回头说在高耸之际,所得到的差不多就是这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抱病在身,却因月色美好而勉强起身,步月至邻家饮酒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月色、庭院、酒席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诗末的“大化冶寓形,忧乐不须斯”更是体现了作者顺应自然、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