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顶放歌
匡续先生几千载,周颠仙人安在哉。
闻声便唤竹林寺,见影顿筑文殊台。
浮云四起忽无地,举足步步愁莓苔。
吴越应从下方出,岷峨别向西天开。
拟呼圣灯照迷去,更借铁船凌汉回。
山僧一笑挽我袖,何如且住倾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续:匡续(kuāng xù),人名,古代隐士。
- 周颠:周颠(zhōu diān),人名,传说中的仙人。
- 竹林寺:竹林寺(zhú lín sì),寺庙名。
- 文殊台:文殊台(wén shū tái),地名,供奉文殊菩萨的地方。
- 莓苔:莓苔(méi tái),青苔。
- 岷峨:岷峨(mín é),山名,指岷山和峨眉山。
- 圣灯:圣灯(shèng dēng),指寺庙中的灯火。
- 铁船:铁船(tiě chuán),比喻坚固的船只。
- 凌汉:凌汉(líng hàn),指渡过银河,比喻高远。
翻译
匡续先生已逝去千年,周颠仙人又在何方? 听到声音便呼唤竹林寺,见到影子就筑起文殊台。 浮云四起,忽然间无立足之地,每一步都担心踩到青苔。 吴越之地应从下方出现,岷峨山脉则向西天展开。 想要呼唤圣灯照亮迷途,更想借铁船渡过银河归来。 山僧一笑拉住我的衣袖,何不暂且留下,共饮三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庐山之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和仙人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浮云四起”、“莓苔”、“圣灯”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末句“山僧一笑挽我袖,何如且住倾三杯”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