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篇济南李攀龙

纤阿出溟渤,皓魄中天发。 列宿岂不显,杳然精灵摄。 先秦收正始,六代时汩没。 夫子扬嘉馨,千载驭飙軏。 思排入渊旷,象成自昭晰。 至理中所赏,胡然见时悦。 夫子乃沉沦,纷纷亦奄忽。 六合惨淡间,微生借嘘拂。 并啸倚崆峒,苍苍极秋色。 上有三危露,芝菌芬樛结。 攀英啜其滋,虹霞动灵宅。 却笑羡门者,长生等澌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纤阿:古代神话中御月运行的神。
  • 溟渤:指大海。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精灵:指天上的星辰。
  • 正始:指三国时期的魏国,这里代表古代的文学高峰。
  • 六代:指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代表文学的衰落。
  • 嘉馨:美好的香气,比喻美好的文学作品。
  • 驭飙軏:驾驭风车的意思,比喻文学作品能够超越时空。
  • 渊旷:深邃广阔。
  • 昭晰:明亮清晰。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整个宇宙。
  • 嘘拂:轻轻吹拂。
  • 崆峒:山名,这里指高山。
  • 三危露:传说中的仙露。
  • 芝菌:灵芝,传说中的仙草。
  • 樛结:缠绕结合。
  • 灵宅:指仙人的居所。
  • 羡门:指羡慕仙人的人。
  • 澌沫:水泡,比喻短暂无常。

翻译

月亮从大海中升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空。天上的星星虽然显眼,但它们的存在似乎被神秘的力量所控制。古代的文学在先秦时期达到高峰,到了六代时期则逐渐衰落。李攀龙先生发扬了古代文学的美好传统,使得千百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其魅力。他的思想深邃广阔,作品清晰明了,这是真正的文学之美,为何只在特定的时代才被欣赏呢?然而,李攀龙先生却陷入了沉沦,他的时代也匆匆而过。在宇宙的广袤与凄凉中,我们只能轻轻地感受到他的影响。我们站在高山上,仰望苍茫的秋色,那里有传说中的仙露和灵芝,我们品尝这些仙物,感受着仙境的气息。相比之下,那些羡慕仙人的人追求的长生不老,显得如此短暂和虚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星辰和古代文学的描绘,表达了对李攀龙文学成就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象征手法,如“纤阿”、“三危露”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深度。同时,通过对“六合”、“崆峒”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广阔和人生的渺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对李攀龙文学贡献的崇高颂歌。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