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篇济南李攀龙
纤阿出溟渤,皓魄中天发。
列宿岂不显,杳然精灵摄。
先秦收正始,六代时汩没。
夫子扬嘉馨,千载驭飙軏。
思排入渊旷,象成自昭晰。
至理中所赏,胡然见时悦。
夫子乃沉沦,纷纷亦奄忽。
六合惨淡间,微生借嘘拂。
并啸倚崆峒,苍苍极秋色。
上有三危露,芝菌芬樛结。
攀英啜其滋,虹霞动灵宅。
却笑羡门者,长生等澌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纤阿:古代神话中御月运行的神。
- 溟渤:指大海。
- 皓魄:明亮的月亮。
- 精灵:指天上的星辰。
- 正始:指三国时期的魏国,这里代表古代的文学高峰。
- 六代:指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代表文学的衰落。
- 嘉馨:美好的香气,比喻美好的文学作品。
- 驭飙軏:驾驭风车的意思,比喻文学作品能够超越时空。
- 渊旷:深邃广阔。
- 昭晰:明亮清晰。
-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整个宇宙。
- 嘘拂:轻轻吹拂。
- 崆峒:山名,这里指高山。
- 三危露:传说中的仙露。
- 芝菌:灵芝,传说中的仙草。
- 樛结:缠绕结合。
- 灵宅:指仙人的居所。
- 羡门:指羡慕仙人的人。
- 澌沫:水泡,比喻短暂无常。
翻译
月亮从大海中升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天空。天上的星星虽然显眼,但它们的存在似乎被神秘的力量所控制。古代的文学在先秦时期达到高峰,到了六代时期则逐渐衰落。李攀龙先生发扬了古代文学的美好传统,使得千百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其魅力。他的思想深邃广阔,作品清晰明了,这是真正的文学之美,为何只在特定的时代才被欣赏呢?然而,李攀龙先生却陷入了沉沦,他的时代也匆匆而过。在宇宙的广袤与凄凉中,我们只能轻轻地感受到他的影响。我们站在高山上,仰望苍茫的秋色,那里有传说中的仙露和灵芝,我们品尝这些仙物,感受着仙境的气息。相比之下,那些羡慕仙人的人追求的长生不老,显得如此短暂和虚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星辰和古代文学的描绘,表达了对李攀龙文学成就的赞美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象征手法,如“纤阿”、“三危露”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深度。同时,通过对“六合”、“崆峒”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广阔和人生的渺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对李攀龙文学贡献的崇高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