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五子篇昆山俞允文
峻伯青云姿,饰玉振鸣步。
二十游京邑,兴文粲烟雾。
一出时贵倾,匪在戚与故。
此道行世间,识者如其素。
岂不谐众欢,要睹中心慕。
纾怀历下生,改辙遵广路。
雅郑辨已勤,况乃垂韶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峻伯:指俞允文,字峻伯,明代文人。
- 青云姿:比喻志向高远,才华出众。
- 饰玉:比喻修饰文辞,使其华美。
- 振鸣步:形容行走时步伐有力,声音响亮。
- 京邑:京城,指北京。
- 粲烟雾:形容文采斐然,如烟雾般绚烂。
- 时贵倾:受到当时权贵的青睐。
- 戚与故:亲戚和旧友。
- 此道:指文学创作。
- 素:本来的,原来的。
- 纾怀:抒发情怀。
- 历下生:指在历下(今山东济南)的生活经历。
- 改辙:改变方向或方法。
- 雅郑:雅指高雅,郑指郑国,这里泛指不同的文学风格。
- 垂韶濩:垂,流传;韶濩,古代乐曲名,这里指古典文学作品。
翻译
峻伯俞允文,拥有高远的志向和出众的才华,他的文辞华美,行走时步伐有力,声音响亮。二十岁时,他游历京城,文采斐然,如烟雾般绚烂。一出现在文坛,便受到当时权贵的青睐,这并非仅仅因为亲戚和旧友的关系。他的文学创作在世间流传,识者皆知其本来的才华。虽然他能够与众人和谐相处,但内心深处仍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在历下的生活经历使他抒发了情怀,后来他改变了创作方向,踏上了更广阔的道路。他勤于辨别雅俗,更致力于传承古典文学作品。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俞允文的才华和文学成就,描绘了他从青年时期起就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和远大的志向。诗中通过“青云姿”、“饰玉振鸣步”等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俞允文的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俞允文坚持文学追求、不断探索新路的敬佩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