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邢氏邢子愿按吴吴人德之而迁楚藩少参以去不佞尤有慨焉因成二章盖比兴之义胜云尔

日余困薖轴,上书方乞骸。 感君缠绵意,报君缱绻怀。 北风荡征尘,昼暝十二街。 我以为兄弟,焉知虎与豺。 青镜光不亏,浮尘焉见霾。 韶年负奇蓄,胜际未讵涯。 椹衫黄金带,紫盖白鼻騧。 楚游诚云乐,和郢况不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薖轴(kē zhóu):指困顿、不得志的状态。
  • 乞骸: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 缠绵意:深厚的情感。
  • 缱绻怀(qiǎn quǎn huái):依依不舍的情感。
  • 虎与豺:比喻凶恶的人或困难。
  • 青镜:比喻清明的政治或社会环境。
  • (mái):雾霾,比喻混乱或黑暗。
  • 韶年:美好的年华。
  • 椹衫(shèn shān):官服。
  • 紫盖白鼻騧(zǐ gài bái bí guā):指高官的仪仗。

翻译

我日复一日地困顿在不得志的状态中,曾上书请求退休。 被你深厚的情感所感动,我用依依不舍的情感回报你。 北风吹起征途的尘土,白天的街市昏暗无光。 我曾以为我们是兄弟,哪知会遇到虎豹般的困难。 清明的政治环境不会因浮尘而变得模糊。 在美好的年华里,我积累了许多奇异的才华,胜景无限。 穿着官服,佩戴黄金带,乘坐高官的仪仗。 去楚地旅行固然快乐,何况还能和郢地和谐相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邢子愿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其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中,“薖轴”、“乞骸”描绘了诗人的困顿与无奈,而“缠绵意”、“缱绻怀”则体现了两人之间情感的深厚。通过“虎与豺”、“霾”等比喻,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的忧虑。最后,诗人以“韶年”、“椹衫黄金带”等词句,展现了对自己才华与未来的自信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