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句调子与补楚臬

天目山人恋山住,天目之神诉上帝。往者先朝时,此曹落魄不得意。 搜剔魍魉,调弄元气。令我刺促竟岁无时宁,胡不驱之向燕京。 燕京酒价一夕增,七贵五侯倒屣迎。吹嘘大路寒暑出,指顾阊阖风云生。 故人见君面,移尊日欢宴。少年见君诗,下帷日吾伊。 忽闻除书唤,依然旧银艾。节度唐粗官,长沙汉天外。 银艾笑君双鬓丝,鬓亦笑君银艾迟。腰如杯棬项如磬,安用冯冯大腹为。 为汝歌,汝为舞。但使文章不后王,断令名姓能张楚。 男儿失意一生,得意一生,莫悲祢衡,莫吊屈平。若云流放比君甚,千古不断湘江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目山人:指居住在天目山的人。
  • 魍魉(wǎng liǎng):传说中的山林妖怪。
  • 刺促:忙碌不安。
  • 阊阖(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
  • 除书:任命官员的文书。
  • 银艾: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职。
  • 节度:古代官职,掌管一方的军事和行政。
  • 唐粗官:唐代官职,这里泛指官职不高。
  • 长沙汉天外:指长沙远离汉朝的政治中心。
  • 杯棬(bēi quān):形容腰身弯曲。
  • 项如磬(xiàng rú qìng):形容颈项挺直。
  • 冯冯:形容肚子大。
  • 祢衡:东汉末年文学家,因直言被杀。
  • 屈平: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因政治失意投江自尽。

翻译

天目山的人留恋山中生活,天目山的神灵向上帝诉说。过去在先朝时期,这些人不得志,生活落魄。他们搜寻妖怪,操纵自然之力,使我整年忙碌不得安宁,为何不驱赶他们前往燕京。燕京的酒价一夜之间上涨,七贵五侯都急忙迎接。他们在大路上吹嘘,寒暑交替,指点皇宫正门,风云变幻。老朋友见到你,每天欢宴不断。年轻人读到你的诗,整日闭门苦读。忽然听到任命文书召唤,依旧穿着旧时的官服。节度使是个不高的官职,长沙远在汉朝的政治中心之外。你笑我双鬓斑白,我也笑你官职来得晚。你的腰身弯曲,颈项挺直,何须大腹便便。为你歌唱,为你舞蹈。只要文章不输给王侯,名声定能响彻楚地。男儿一生失意,一生得意,不要悲叹祢衡,不要凭吊屈原。如果说流放比你更甚,千古湘江的声音也不会断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目山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命运变迁,通过对天目山人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魍魉”、“阊阖”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通过对“银艾”、“节度”等官职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看法。最后,通过对祢衡和屈原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失意与得意的辩证看法,以及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思想情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