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谢汪中丞兼为吴邵武致知已之感

野人久矣甘雌伏,把向青冥拟黄鹄。 欲衔明月报深恩,眼底居然一鱼目。 浊水在地云在天,安能使云长周旋。 倘其流影不相顾,宛转泥途谁见怜。 吴生亦是衔恩者,尤闻拂拭能增价。 远则江东醉步兵,近当席上狂司马。 此生慷慨多楚吟,蹉跎白首逢知音。 莫言饱死浑无用,三尺要离径寸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雌伏:比喻隐藏,不进取。
  • 青冥:指天空。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
  • 衔明月:比喻怀有高远的志向或愿望。
  • 鱼目:比喻珍贵的东西被忽视或误认为普通。
  • 浊水在地云在天:比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 周旋:指应对,交往。
  • 宛转泥途:比喻在困境中挣扎。
  • 衔恩:怀有感恩之心。
  • 江东醉步兵:指三国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曹操,他曾任步兵校尉,有“江东步兵”之称。
  • 狂司马: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文学才华著称。
  • 楚吟:指楚地的诗歌,这里泛指诗歌创作。
  • 要离:古代传说中的勇士,这里比喻决心和勇气。

翻译

我这个山野之人早已甘心隐居,像黄鹄一样把志向寄托于青天之上。 想要用明月的光辉来报答深厚的恩情,却发现眼前竟然只是一颗普通的鱼目。 地上的浊水与天上的云彩,怎能期望云彩长久地围绕在浊水周围。 如果它的影子不再顾及浊水,那么在泥泞中挣扎又有谁会怜悯呢? 吴生也是一个怀有感恩之心的人,尤其听说他的才华被赏识能增加他的价值。 远如江东的醉步兵,近如席上的狂司马,都是他的知音。 这一生我创作了许多楚地的诗歌,虽然蹉跎岁月,但最终遇到了知音。 不要说我已经老去无用,我心中的勇气和决心就像三寸的要离一样坚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恩情的感激。诗中,“青冥”与“黄鹄”象征着诗人高远的志向,而“鱼目”则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通过“浊水在地云在天”的比喻,诗人深刻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提及历史上的知音人物,如曹操和司马相如,强调了知音的难得和珍贵。最后,诗人以要离自比,表达了自己虽老但志不衰的决心和勇气。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