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

大块下坠成匡山,秀作中天五青莲,十二万纪搏云烟。 元气小漏长庚颠,秀作人间一青莲,绡霞酿露六十年。 两雄相得非偶然。所以匡庐李白庐,白也匡庐白。 念欲宫锦幄,屏风背拥九迭碧。念欲宫锦袍,瀑布高悬八千尺。 朝诵宛委编,暮歌大洞经。化为三籁透紫冥,下杂栖贤三峡之雷霆。 细则鸾凤喈,粗乃虬龙鸣。香炉袅篆五色明,坐使万境神魂清。 咄嗟匡山不负白,白也顿负匡山色。功名善愚人,一旦调乃公。 采撷晻霭,擘削巃嵷。尽收绣鞶囊,卖之华清宫。连城一出玉环妒,天子欲偿价,力士老奴从旁代唶嚄,从此重瞳意回互。 浔阳雨,夜郎雾。采石捉月月不顾,不能携得匡山去。 后千余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读书处。咄嗟哉,咄嗟哉,李白居,杜甫诗。 诗耶人耶,与山并斗宇宙奇,胡郎有奇急吐之。君不见六经万古长赫曦,如悬九嵏烛四垂。 不然草大还,直借鹏背家须弥。安能龊龊苦恋五言七字长,吾伊如此读书读奚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块:指大地。
  • 中天:天空之中。
  • 十二万纪:极言时间之长。
  •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 长庚:金星的别称,又称太白星。
  • 绡霞:轻薄的霞光。
  • 宫锦幄:华美的帐幕。
  • 屏风:室内用来挡风或隔断视线的用具。
  • 瀑布: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 宛委编:指编撰精美的书籍。
  • 大洞经:道教经典。
  • 三籁:指天籁、地籁、人籁。
  • 紫冥:高空。
  • 栖贤三峡:指匡山中的一个地名。
  •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
  • 虬龙:传说中的有角的小龙。
  • 香炉:焚香的器具。
  • :指香炉中升起的烟雾。
  • 万境:指各种境界或境地。
  • 咄嗟:叹息声。
  • 晻霭:昏暗的云雾。
  • 巃嵷:高耸的样子。
  • 绣鞶囊:绣有花纹的袋子。
  • 华清宫:唐代宫殿名。
  • 连城:形容价值极高。
  • 玉环妒:指杨贵妃的嫉妒。
  • 重瞳:指帝王。
  •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 夜郎:古国名,在今贵州一带。
  • 采石:指采石矶,李白捉月的地方。
  • 后千余年:指距今一千多年后。
  •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 :题写。
  • 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九嵏:形容山峰高耸。
  • 烛四垂:照亮四周。
  • 草大还:指道教的修炼方法。
  • 鹏背:指鹏鸟的背,比喻高远。
  • 须弥:佛教中的山名,意为妙高。
  • 龊龊:拘谨的样子。
  • 五言七字:指五言诗和七言诗。
  • 吾伊:我。

翻译

大地坠落形成了匡山,它的秀美如同天空中的五朵青莲,历经十二万纪的云烟搏击。 天地未分的混沌之气泄露在长庚星的巅峰,形成了人间的一朵青莲,轻薄的霞光和露水酿造了六十年。 两位英雄的相遇并非偶然。所以匡庐是李白的庐,李白也是匡庐的白。 他想要用宫锦做帐幕,背靠着九叠的碧屏风。他想要用宫锦做袍子,瀑布高悬八千尺。 早晨诵读精美的书籍,晚上吟唱道教经典。化为天籁、地籁、人籁穿透高空,与栖贤三峡的雷霆交杂。 细声如鸾凤的鸣叫,粗声如虬龙的吼叫。香炉中升起的烟雾五色明亮,使万境的神魂都变得清新。 叹息匡山不负李白,但李白却辜负了匡山的景色。功名使人愚昧,一旦被调离。 采集昏暗的云雾,削减高耸的山峰。将它们收入绣有花纹的袋子,卖到华清宫。价值连城的宝物使玉环嫉妒,天子想要偿还价值,老奴力士在旁边代为叹息,从此帝王的意图变得复杂。 浔阳的雨,夜郎的雾。在采石矶捉月,月亮却不顾,不能将匡山带走。 一千多年后,好事者仍在匡山题写读书处。叹息啊,叹息啊,李白的居所,杜甫的诗。 诗与人,与山一同在宇宙中展现奇观,胡郎有奇急切地吐露出来。你没看见六经万古长明,如悬九嵏照亮四周。 不然就修炼道教的方法,直接借鹏鸟的背到须弥山。怎能拘谨地苦恋五言七字的诗,我这样读书又为了什么呢?

赏析

这首作品以匡山为背景,通过对李白与匡山关系的描绘,表达了对功名与自然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匡山比作青莲,将李白的才华与匡山的秀美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功名的批判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