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项羽千载雄,淮阴万人敌。 兵谋归蒲山,盗道推建德。 友谅据上流,势压江南坼。 或臣或假手,或抗或相扼。 天顾要有真,人巧无不悉。 宁知嬴与赵,攻瑕易为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楚国贵族出身,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 淮阴:指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因曾受封淮阴侯,故称。
  • 兵谋:军事策略。
  • 蒲山:指李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曾据蒲山。
  • 盗道:指起义军。
  • 建德:指窦建德,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建立夏国。
  • 友谅:指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后建立汉国。
  • 上流:指长江上游地区。
  • 江南坼:江南分裂。
  • 嬴与赵:指秦国与赵国。
  • 攻瑕:攻击弱点。

翻译

项羽是千年的英雄,淮阴的韩信能敌万人。 军事策略归于蒲山的李密,起义军的道路推崇建德。 友谅占据长江上游,势力压倒江南分裂。 有人臣服,有人借力,有人抵抗,有人相互扼制。 天意要看真英雄,人的智巧无不周全。 谁知秦与赵,攻击弱点易成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军事策略的回顾,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诗中提到的项羽、韩信、李密、窦建德、陈友谅等,都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诗中得到了体现。诗人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智谋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天命与人力在历史进程中的相互作用。最后两句“宁知嬴与赵,攻瑕易为力”则是对历史战争策略的精辟总结,强调了攻击敌人弱点的重要性。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