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翁篇再赠陆丈

此翁杯勺不近口,种得秫田都酿酒。 此翁杜门时避席,每留王生竟日夕。 咄嗟水陆俄满筵,罢饮萧条仍立壁。 自矜画理妙通神,肯挂侯门壁上尘。 青山到处身为主,黄菊开时家不贫。 王生夙缘真自好,携翁画归还醉饱。 为问支硎地有无,买田筑室将从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杯勺不近口:指不常饮酒。
  • 秫田:种植高粱的田地,这里指用来酿酒的原料。
  • 杜门:闭门不出。
  •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
  • 竟日夕:整日整夜。
  • 咄嗟:一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 水陆:指各种食物,水产和陆产。
  • 满筵:摆满了宴席。
  • 萧条:冷清,不景气。
  • 立壁:形容家徒四壁,非常贫穷。
  • 自矜:自夸。
  • 画理:画技。
  • 通神:极其高超。
  • 肯挂:愿意挂。
  • 侯门:贵族豪门。
  • 壁上尘:指画挂在墙上,不被人注意。
  • 青山:指隐居的地方。
  • 黄菊:秋天的象征,也代表清贫而高洁的生活。
  • 夙缘:前世的缘分。
  • 支硎: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 买田筑室:购买田地,建造房屋。

翻译

这位老翁不常饮酒,却种了满田的高粱用来酿酒。他闭门不出,时常邀请王生来家中,整日整夜地畅谈。一瞬间,各种美食摆满了宴席,但宴罢之后,家中依旧冷清,贫穷如洗。他自夸画技高超,却不愿将画挂在贵族豪门的墙上,以免被尘埃覆盖。他四处游历,以青山为家,黄菊盛开时,生活虽贫却自得其乐。王生与这位老翁有着前世的缘分,他带着老翁的画回家,享受了一顿丰盛的酒食。他询问支硎这个地方是否存在,打算在那里买田建房,准备安度晚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老翁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老翁虽不常饮酒,却种高粱酿酒,显示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慷慨。他闭门不出,与王生整日畅谈,表现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的超脱。尽管家中贫穷,但他自夸画技高超,不愿将画作挂在豪门,体现了他的清高和自傲。最后,王生带着老翁的画回家,询问支硎地,表达了王生对老翁的敬重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老翁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