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五子篇昆山俞允文

俞生不偶世,削迹混屯夷。 时冶避大质,天籁窍幽机。 怀璧非所愆,含英竟焉辉。 晨炊不逮暮,室人交谪讥。 玄商吹衡宇,霜霰无停飞。 悠然眉间色,忽映西山薇。 娄水逝洋洋,偕子以乐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偶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 削迹:隐居,不为人知。
  • 混屯夷:混同于平凡之人。
  • 时冶:当时的社会风气。
  • 大质:高尚的品质。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比喻高妙的音乐或诗文。
  • 窍幽机:深奥的道理或技巧。
  • 怀璧:比喻怀有才华或珍宝。
  • :过错。
  • 含英:含苞待放的花朵,比喻才华未显露。
  • :光彩。
  • 晨炊不逮暮:早上的饭还没吃完,晚上的饭又来了,形容生活贫困。
  • 室人:家人。
  • 交谪讥:相互责备和讥讽。
  • 玄商:秋天的商音,比喻秋天的气息。
  • 吹衡宇:吹过屋檐,形容秋风。
  • 霜霰:霜和雪珠。
  • 眉间色:眉宇间的神色,形容人的表情。
  • 西山薇:指隐士的食物,比喻隐居生活。
  • 娄水:水名,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 逝洋洋:水流不息的样子。
  • 乐饥:以饥饿为乐,形容隐士的超然态度。

翻译

俞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于平凡之中。当时的社会风气避开了他高尚的品质,而他的才华如同自然界的声音,蕴含着深奥的道理。怀有才华并非过错,他的才华终将光彩夺目。生活贫困,早上的饭还没吃完,晚上的饭又来了,家人相互责备和讥讽。秋风和霜雪不断,但他的眉宇间却显露出超然的神色,仿佛映照着隐士的食物——西山薇。在娄水不息的流淌中,他与我一同以饥饿为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俞允文不随波逐流、隐居生活的形象。通过对比世俗与俞生的不同选择,突出了俞生的高尚品质和才华。诗中“怀璧非所愆,含英竟焉辉”一句,既表达了对俞生才华的肯定,也暗示了其才华终将得到认可。后文通过描绘贫困的生活和秋天的景象,进一步以自然界的变迁来比喻俞生的超然态度和隐士生活,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