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阳都当国秉,五侯竞骄怙。
是时谷司农,矫矫衡言路。
批鳞击君瑕,凭社忧主悟。
张禹舐犊翁,循默滋巨蠹。
孔光首鼠徒,依回市炎祚。
天下不为刘,识者了其故。
彼莽何能为,谏臣与两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都:指朝廷。
- 秉:掌握。
- 五侯:指权贵。
- 骄怙:骄横恃势。
- 谷司农:指谷永,汉代官员,曾任大司农。
- 矫矫:刚直不阿的样子。
- 衡言路:指直言进谏的道路。
- 批鳞:比喻直言进谏,触犯君主。
- 瑕:缺点,过失。
- 凭社:依靠国家。
- 忧主悟:忧虑君主的觉悟。
- 张禹:汉代官员,以阿谀奉承著称。
- 舐犊翁:比喻过分溺爱子女。
- 循默:因循沉默。
- 巨蠹:大害。
- 孔光:汉代官员,以狡猾著称。
- 首鼠徒:犹豫不决的人。
- 依回:犹豫不决。
- 市炎祚:指利用权势谋取私利。
- 了其故:明白其中的原因。
- 谏臣:直言进谏的臣子。
- 两辅:指两位辅政大臣。
翻译
在朝廷掌权的时代,权贵们竞相骄横恃势。 那时谷永担任大司农,刚直不阿地在朝中直言进谏。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君主的过失,依靠国家忧虑君主的觉悟。 张禹像过分溺爱子女的老翁,因循沉默,成为国家的大害。 孔光是个犹豫不决的人,利用权势谋取私利,使国家命运摇摆不定。 天下人并不支持刘氏,有见识的人明白其中的原因。 那个王莽又能做什么呢?直言进谏的臣子和两位辅政大臣都已不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汉代朝廷中不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和忠良之士的无奈。诗中,谷永的刚直与张禹、孔光的狡猾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朝廷内部的正邪斗争。最后两句点明了王莽之所以能篡位,是因为直言的谏臣和有能力的辅政大臣已经不在,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杂诗 》 —— [ 明 ] 王世贞
- 《 陈玉叔学宪见讯且索余手书聊尔答寄 》 —— [ 明 ] 王世贞
- 《 咏物体六十六首梅花 》 —— [ 明 ] 王世贞
- 《 史叔载有见怀之什及贻所著二咏编有答 》 —— [ 明 ] 王世贞
- 《 与敬美少参登太和绝顶二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贞
- 《 赠淮阳中丞王公子虞入户部六绝 》 —— [ 明 ] 王世贞
- 《 感怀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