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铙歌十八曲朱鹭
上之回,至祠雍。千灵洽,百辟从。上何以幸雍,仁必世帝禧钟。
西臣流沙,安息条支。都梁郁金,符拔狻猊。南荡百粤,下濑苍梧。
孔翠桂蠹,明珠珊瑚。诸夏安服,奇珍咸集。降王母,假太乙。
答神贶,行斋祀。金支彩毦,恍不见际。庸作歌,耀万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铙歌:古代的一种军乐,铙是一种打击乐器。
- 千灵洽:指众多神灵和谐。
- 百辟从:百辟,指诸侯;从,跟随。
- 幸雍:幸,指帝王亲临;雍,地名,今陕西一带。
- 仁必世帝禧钟:仁,仁德;必世,指帝王;帝禧,帝王的福祉;钟,聚集。
- 西臣流沙:西臣,指西域的臣子;流沙,指西域的沙漠地区。
- 安息条支:安息,古代国名,位于今伊朗一带;条支,古代国名,位于今伊拉克一带。
- 都梁郁金:都梁,地名,指都城;郁金,一种香料。
- 符拔狻猊:符拔,古代的一种符咒;狻猊,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 南荡百粤:南荡,指南征;百粤,指古代南方的多个民族。
- 下濑苍梧:下濑,指水边的低地;苍梧,地名,今广西一带。
- 孔翠桂蠹:孔翠,孔雀;桂蠹,桂树上的虫。
- 明珠珊瑚:明珠,珍贵的宝石;珊瑚,海洋生物,常用于装饰。
- 诸夏安服:诸夏,指中原各国;安服,安定顺从。
- 降王母:降,降临;王母,神话中的王母娘娘。
- 假太乙:假,借助;太乙,道教中的神祇。
- 答神贶:答,回应;神贶,神的恩赐。
- 行斋祀:行,进行;斋祀,祭祀前的斋戒。
- 金支彩毦:金支,金制的枝条;彩毦,五彩的羽毛。
- 恍不见际:恍,模糊不清;际,边际。
- 庸作歌:庸,通“用”,用以;作歌,创作歌曲。
- 耀万世:耀,照耀;万世,指永远。
翻译
帝王亲临雍地,众多神灵和谐,诸侯跟随。帝王为何亲临雍地,是为了聚集帝王的仁德与福祉。西域的臣子来自流沙之地,安息和条支的使者也来了。都城中充满了郁金香,符咒和神兽狻猊也出现了。南征百粤,水边的苍梧之地,孔雀和桂树上的虫,明珠和珊瑚都被带来。中原各国安定顺从,奇珍异宝都聚集于此。王母娘娘降临,借助太乙神的力量。回应神的恩赐,进行斋戒祭祀。金制的枝条和五彩的羽毛,景象模糊不清,边际难辨。用以创作歌曲,照耀万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帝王巡幸雍地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帝国的繁荣与神灵的庇佑。诗中“千灵洽,百辟从”等句,体现了帝王的神圣与权威,而“西臣流沙,安息条支”等句则展示了帝国的辽阔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宏大,表达了作者对帝王仁德与国家繁荣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