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铙歌十八曲朱鹭

君马黄,臣马白。衔金羁,度紫陌。秣流沙,径昆崙。宴王母,瑶池滨。 饵灵馔,天乐一何殷殷。辞归东土,和洽诸夏。期以三载,复来晤女。 君饵灵馔,貌青于童。臣贱眉宇,飒如秋霜。安能御君,驱驰八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衔金羁(xián jīn jī):戴着金制的马笼头。
  • 紫陌(zǐ mò):指帝都的道路。
  • 秣流沙(mò liú shā):在流沙中喂马,流沙指沙漠。
  • 昆崙(kūn lún):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王母(wáng mǔ):即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 瑶池(yáo chí):神话中西王母的仙境。
  • 灵馔(líng zhuàn):指神仙的食物。
  • 殷殷(yīn yīn):形容声音宏大或感情深厚。
  • 诸夏(zhū xià):指中国古代的各个诸侯国。
  • 眉宇(méi yǔ):指人的面容、表情。
  • 飒如秋霜(sà rú qiū shuāng):形容人的面容显得老态龙钟,像秋天的霜一样。
  • 八荒(bā huāng):指极远的地方,八方荒远之地。

翻译

君王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戴着金制的马笼头,穿越帝都的道路。在沙漠中喂马,经过昆仑山。在瑶池边与西王母宴会。

享用神仙的食物,天上的音乐是多么宏大动听。告别回到东土,和谐地治理各个诸侯国。约定三年后,再次来见你。

君王享用神仙的食物,容貌比孩童还要年轻。我这卑微的臣子,面容却像秋天的霜一样老态。我怎能陪伴君王,驰骋于八方荒远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君王与臣子的不同境遇,展现了君王的尊贵与臣子的卑微。诗中描绘了君王在瑶池与西王母宴会的仙境场景,以及臣子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通过“衔金羁”、“秣流沙”、“昆崙”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神话色彩浓厚的背景,表达了臣子对君王的忠诚与自谦,同时也反映了臣子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