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弇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佛日:指佛教的节日或佛教的盛事。
- 瞻依:仰望依靠,这里指对佛教的信仰和依赖。
-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波罗:即波罗蜜,佛教用语,意指到达彼岸,这里可能指渡船。
- 乏船:缺少船只。
- 藉令:即使。
- 折芦:传说中佛教徒渡河时折芦为筏,这里比喻简陋的交通工具。
- 只履:单只的鞋子,佛教故事中有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传说,比喻归途。
翻译
在弇园的西归津,我仰望着佛教的节日,虽然距离很近,却无奈缺少渡船。 即使我只能用折芦作为筏子北渡,又怎能比得上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的归途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弇园西归津时对佛教的虔诚和对归途的感慨。诗中,“佛日瞻依咫尺”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深厚情感,而“其奈波罗乏船”则透露出无奈与遗憾。后两句通过对比“折芦北渡”与“只履西还”,表达了作者对归途的不同想象与期待,体现了对佛教传说中的归途的向往与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汪伯玉司马同淹佳二仲徐孟孺胡元瑞过我弇园而张司马肖甫亦至 》 —— [ 明 ] 王世贞
- 《 普晦去吏为道人为伯玉中丞募建肇林精舍值岁俭鲜应予辞晋臬未上聊出馀俸助之走笔短歌以赠 》 —— [ 明 ] 王世贞
- 《 送潘大宪副视关中学政 》 —— [ 明 ] 王世贞
- 《 答茂秦 》 —— [ 明 ] 王世贞
- 《 未明赴公署即事 》 —— [ 明 ] 王世贞
- 《 余自三月朔抵留任于今百三十日矣中间所见所闻有可忧可悯可悲可恨者信笔便成二十绝句至于适意之作十不能一亦见区区一段心绪况味耳 》 —— [ 明 ] 王世贞
- 《 哭李于鳞一百二十韵 》 —— [ 明 ] 王世贞
- 《 青州杂感十首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