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行
君不见吕梁悬水三十仞,盘涡转地石流迅。开凿疑留鬼斧工,胥涛鲧浪不停瞬。
昔我维舟向此行,排山倒海势崩腾。百夫牵挽不得进,十步九折时洄潆。
迩来沙嘴高于石,沧桑转盻俱陈迹。二洪上下成安流,行人无事惊辟易。
辛苦官家事齧桑,投璧沉马犹皇皇。往事徒闻说坡老,镌功勒石今昂藏。
模糊半已迷蝌斗,纵横错落龙蛇走。笔峰似与洪争奇,千秋遗迹同岣嵝。
我生好古更怀贤,摩挲巉刻成新篇。吁嗟,吕梁可平碑可灭,惟有高名终古常流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吕梁:地名,位于今山西省西部,黄河东岸。
- 悬水:瀑布。
- 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盘涡:漩涡。
- 鬼斧工:形容技艺高超,非人力所能及。
- 胥涛:汹涌的波涛。
- 鲧浪:大浪。
- 不停瞬:不间断地。
- 维舟:系舟。
- 排山倒海:形容气势磅礴,力量巨大。
- 崩腾:奔腾。
- 百夫牵挽:许多人拉船。
- 洄潆:水流回旋。
- 沙嘴:河流或海流夹带的泥沙在地势较平的河流入海处或海岸附近沉积形成的锥形地貌。
- 沧桑: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齧桑:地名,今江苏徐州附近。
- 投璧沉马:比喻不惜牺牲财物以求平安。
- 皇皇:匆忙不安的样子。
- 镌功勒石:刻石记功。
- 昂藏: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 蝌斗:蝌蚪,此指碑文模糊不清。
- 龙蛇走:形容字迹曲折有力。
- 岣嵝:山名,此指碑文高耸。
- 摩挲:用手抚摩。
- 巉刻:形容山石险峻。
翻译
你可曾见过吕梁那高达三十仞的悬水,漩涡盘旋,石头在水中迅速流动。这开凿的工程仿佛是鬼斧神工,汹涌的波涛和巨浪从未停歇。
昔日我曾乘舟前往此地,那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人震撼。许多人拉船也无法前进,十步九折,水流回旋。
如今沙嘴已高于石头,沧桑的变化转眼成陈迹。二洪上下已成为平静的河流,行人不再为此惊慌。
官家辛苦地在齧桑工作,不惜牺牲财物以求平安,依然匆忙不安。往事只听闻说坡老,刻石记功,气宇不凡。
碑文已模糊不清,字迹曲折有力,仿佛与洪流争奇,千秋遗迹如同高耸的山峰。
我生来好古,更怀念贤人,抚摩着险峻的刻石,写下新篇。唉,吕梁可以平坦,碑文可以消失,但那高名将永远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吕梁悬水的壮观景象和作者乘舟经过时的艰难经历,通过对比昔日的险峻与今日的平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排山倒海”、“鬼斧工”等,展现了作者对古迹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最后,作者通过对高名的赞颂,表达了对不朽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