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篇为太医邢先生题

在佛说法时,药王为导师。 太乙操莲叶,下救人阽危。 儒用久寂寞,其功或明医。 邢子利涉才,托迹在黄岐。 朝饮苏橘井,夕饮长桑池。 江阴十万家,家家春风吹。 馀波来惠吴,起我北堂慈。 傅楫吾所难,清泌可乐饥。 彼哉问津人,愧汝济川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济川:渡河,比喻救助他人。
  • 太医:古代官职,指皇帝的医生。
  • 药王:佛教中指药师佛,能救治众生之病。
  •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常被描绘为操持莲花叶的形象。
  • 阽危:临近危险。
  • 黄岐:指黄帝和岐伯,古代医学的创始人。
  • 苏橘井:传说中的仙井,饮之可长生不老。
  • 长桑池:传说中的仙池,饮之可治病。
  • 傅楫:划船的桨,比喻指导或帮助。
  • 清泌:清澈的泉水,比喻清贫的生活。
  • 问津人:指寻求帮助或指导的人。

翻译

在佛说法的时候,药王是众生的导师。 太乙神手持莲花叶,下来救助那些临近危险的人。 儒家虽然长期寂寞,但他们的功绩有时也体现在明医之中。 邢子具有渡河的才能,他的足迹留在了黄帝和岐伯的医学之中。 早晨他饮用苏橘井的水,晚上则饮用长桑池的水。 江阴有十万户人家,每家都吹拂着春风。 他的医术余波惠及吴地,让我北堂的母亲也得到了救治。 划船的桨我难以掌握,但清澈的泉水可以解饥。 那些寻求帮助的人啊,我为你们的济川之辞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太医邢先生的医术和功德,通过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比喻,展现了邢先生如同药王、太乙神一般的救人形象。诗中“朝饮苏橘井,夕饮长桑池”描绘了邢先生医术之高超,能治愈各种疾病。结尾的“愧汝济川辞”则表达了诗人对邢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法达到邢先生那样高度的自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医者仁心的赞美。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