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幡经台:佛教寺庙中用于悬挂经幡的高台。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冷落。
- 陶令:指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陶令。
- 谢监:指东晋时期的谢安,因其曾任中书监,故称谢监。
- 远公:指东晋时期的慧远大师,他是庐山东林寺的创始人,也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师。
- 兹意:此意,这里指诗人的心意或愿望。
- 畴:谁。
翻译
西望那悬挂经幡的高台,景象凄凉已非昔日模样。 陶渊明般的人物呼唤不来,谢安般的人物却推辞不去。 慧远大师既然已经远去,此中深意谁能领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幡经台的西望,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陶令呼不来,谢监推不去”巧妙地运用了典故,既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向往,又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结尾的“远公既以远,兹意畴能悟”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教智慧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考和超脱的情怀。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小病愆花期唯牡丹在耳次公将有豫州之行更成一绝句 》 —— [ 明 ] 王世贞
- 《 游徐四公子宅东园山池 》 —— [ 明 ] 王世贞
- 《 夜泊虞山下 》 —— [ 明 ] 王世贞
- 《 齐河行与于鳞醉别作 》 —— [ 明 ] 王世贞
- 《 汉铙歌十八曲朱鹭 》 —— [ 明 ] 王世贞
- 《 华太学邀过鸿胪卿王公慧山西园景物尤胜丽与俞比部曹山人同赋 》 —— [ 明 ] 王世贞
- 《 乙丑元日试笔 》 —— [ 明 ] 王世贞
- 《 苏子瞻学士初通判杭州过秀州遇乡僧本觉庵文长老赋一诗留赠其后以学士再莅杭过之则文已退院三过之圆寂矣皆有诗志其感慨后四百年太守龚君勉于庵内别构丙舍祀苏公颜之曰三过而悉步其韵一时诸贤和之不佞继焉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