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霍渭崖五首

宝鸭池边芳草凄,翳门关外半斜晖。 独怜华表孤高鹤,不共樵云一队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鸭池:指池塘的美称,可能因池中曾有鸭子而得名。
  • 芳草凄:芳草,指香草;凄,指凄凉、衰败。
  • 翳门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关隘或山口。
  • 半斜晖:斜晖,指斜阳的光辉;半斜晖,即夕阳半落,余晖斜照。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
  • 孤高鹤:孤高,指孤傲高洁;鹤,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长寿和高洁。
  • 樵云:樵,指砍柴的人;云,可能指云游四方的隐士或道士。樵云,即指隐居山林的人。
  • 一队归:一队,指一群;归,指归隐或归家。

翻译

宝鸭池边的芳草显得凄凉,翳门关外夕阳斜照。我独自怜爱那华表上孤傲高洁的鹤,它不愿与樵云一同归隐山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凄美景象,通过“宝鸭池”、“芳草凄”、“翳门关”、“半斜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诗中“华表孤高鹤”与“樵云一队归”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孤傲品质的向往与对世俗归隐的不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