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黎职方吕光禄共赋岘山石尊

李相昔鲸饮,颜公复鸿鶱。 遂令兹山名,远并太傅尊。 闰季大火流,清阴犹未髡。 选胜仍选良,避蒸因避喧。 稍惊蒙茸豁,遂辞䆗窱扪。 俨然见中洼,宛尔发清源。 北斗与南箕,不挹名空存。 安得泻天瓢,下注此石樽。 左揽仙人箸,右洗玉女盆。 夕旭代为薪,青山借作飧。 遥吹从东来,密箐轻飙翻。 一酌浇磊磈,再举超笼樊。 首骖华胥路,息驾众妙门。 始知汎三雅,有待犹为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鶱(hóng xiān):鸿鹄高飞。
  • 闰季:闰月。
  • 大火流:指火星西下,秋天的景象。
  • 髡(kūn):剃发。
  • :闷热。
  • :喧闹。
  • 蒙茸:茂密的草木。
  • 䆗窱(yǎo tiǎo):深邃的样子。
  • 扪(mén):触摸。
  • 中洼:中间凹陷的地方。
  • 宛尔:宛如,好像。
  • 发清源:发现清澈的源头。
  • 北斗:北斗七星。
  • 南箕:南方的星宿。
  • 挹(yì):舀取。
  • 天瓢:神话中的天上的瓢,用来舀取天河的水。
  • 磊磈(lěi kuǐ):堆积的石头。
  • 超笼樊:超越束缚。
  • 华胥路:神话中华胥国之路,指理想之地。
  • 息驾:停车休息。
  • 众妙门:指道教的玄妙之门。
  • 汎(fàn):泛舟。
  • 三雅:指三种雅致的事物。
  • 有待:有所期待。

翻译

李相曾经像鲸鱼一样豪饮,颜公则像鸿鹄一样高飞。这使得这座山的名声,远远超过了太傅的尊贵。在闰月的季节,火星西下,秋意渐浓,但清阴还未完全剃去。我们选择了一个既幽静又美好的地方,避开闷热和喧闹。渐渐地,茂密的草木变得清晰,于是我们离开了深邃的地方,开始触摸周围的环境。我们仿佛看到了中间凹陷的地方,就像发现了清澈的源头。北斗和南箕,虽然名声在外,但实际上无法舀取。真希望有天上的瓢,能把天河的水倾注到这个石樽中。左边可以用来揽取仙人的筷子,右边可以用来清洗玉女的盆。夕阳代替了柴火,青山成了我们的晚餐。远处吹来的风,让密密的竹林轻轻摇曳。我们第一次舀取石樽中的水,是为了浇灌堆积的石头,第二次则是为了超越束缚。我们仿佛骑着马,踏上了通往华胥国的路,停车在众妙门前休息。这时我们才知道,泛舟于三种雅致之中,虽然有所期待,但仍然觉得有些烦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岘山石尊旁的宴饮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神话传说的巧妙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李相昔鲸饮,颜公复鸿鶱”展现了豪放与高远的情怀,“安得泻天瓢,下注此石樽”则体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