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广心池穿散花峡之东泠桥

残潦足沧浪,沆漭亦蹄涔。 况此鱼鸟地,俯仰见宏深。 刺榜故有余,扬帆稍不任。 曲几列殽觞,岚翠时见侵。 宛转娱晖渡,彷徨嘉树林。 飞瀑当面来,势若泻千寻。 回潨敛东峡,高岸吐阴森。 轻飙散红萼,沾者酒自斟。 虽复拘方士,那能不披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潦(lào):指残留的水。
  • 沧浪:指清澈的水。
  • 沆漭(hàng mǎng):形容水面广阔无边。
  • 蹄涔(cén):形容水浅,仅能没过马蹄。
  • 俯仰:上下观察。
  • 刺榜:指划船。
  • 扬帆:升起船帆。
  • 不任:不胜任,这里指船帆无法承受风力。
  • 曲几:弯曲的小桌子。
  • 殽觞(yáo shāng):指酒菜。
  • 岚翠:山间的雾气和绿色。
  • 宛转:曲折回旋。
  • 娱晖:娱乐阳光,指在阳光下游玩。
  • 彷徨:徘徊,闲逛。
  • 嘉树:美好的树木。
  • 飞瀑:从高处直泻而下的瀑布。
  • 千寻:形容瀑布很高。
  • 回潨(cōng):回旋的水流。
  • 高岸:高的河岸。
  • 阴森:形容景色幽暗。
  • 轻飙(biāo):轻风。
  • 红萼:红色的花瓣。
  • 拘方士:指拘泥于常规的人。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心情舒畅。

翻译

在残留的水中,我划船穿过了广阔的水面,虽然水浅只够没过马蹄,但这里鱼鸟成群,我上下观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伟与深邃。划船时,船帆似乎无法承受风力,我便在弯曲的小桌旁摆上了酒菜,山间的雾气和绿色不时侵入视线。我曲折地渡过了娱乐阳光的渡口,闲逛在美好的树林中。突然,一道瀑布迎面而来,仿佛从千寻高处倾泻而下,回旋的水流收敛在东边的峡谷,高岸上景色幽暗。轻风吹散了红色的花瓣,我自斟自饮,虽然拘泥于常规的人可能无法理解,但我怎能不敞开衣襟,尽情享受这美景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游历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面的广阔、鱼鸟的自由、山水的壮丽以及个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残潦”、“沧浪”、“沆漭”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通过“俯仰见宏深”、“扬帆稍不任”等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自身的渺小感。最后,“虽复拘方士,那能不披襟”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与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