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澹圃

吾弟善为幻,荆榛忽繁丽。 春风弥天来,为汝雕万汇。 绮目无不足,炙口有余脆。 时维八九月,独往足余憩。 水涸天根见,木凋地肥既。 丹雘俱剥蚀,唯余一真际。 进我天人粮,翛然禅悦味。 冶游诸少年,五都竞为媚。 毋以鸡肋观,夺我羊枣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澹圃: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的园林。
  • 荆榛:原指丛生的荆棘,这里比喻荒芜之地。
  • 繁丽:繁华美丽。
  • 弥天:满天,形容范围极广。
  • 万汇:万物。
  • 绮目:美丽的景色。
  • 炙口:形容食物美味,令人垂涎。
  • 时维:当时正值。
  • 天根:星宿名,这里可能指天象或自然现象。
  • 地肥:土地肥沃。
  • 丹雘:红色的颜料,这里指园林中的彩绘。
  • 剥蚀:因风化、侵蚀而逐渐损耗。
  • 真际:真实的状态或本质。
  • 天人粮:指精神食粮,比喻高深的学问或思想。
  • 翛然: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 禅悦:禅定的喜悦。
  • 冶游:指游玩。
  • 五都:古代称五个重要城市,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 :取悦,讨好。
  • 鸡肋:比喻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
  • 羊枣:一种果实,比喻所爱之物。

翻译

我的弟弟擅长创造幻境,荒芜之地忽然变得繁华美丽。春风仿佛从天而降,为你雕琢出万物。眼前的美景无不尽善尽美,食物美味得令人垂涎。当时正值八九月,我独自前往,足以得到充分的休息。水流干涸,天象显现,树木凋零,土地依然肥沃。园林中的彩绘都已剥落,只剩下真实的状态。我得到了精神食粮,心情舒畅,体验到禅定的喜悦。那些游玩的年轻人,在繁华之地争相取悦。不要只看到无多大意义的东西,而放弃了我所爱之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世贞对弟弟园林的赞美和自己的感悟。诗中,“荆榛忽繁丽”一句,既展现了园林的变迁,也体现了弟弟的匠心独运。后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真实、本质的追求,以及对精神食粮的珍视。结尾处,诗人劝诫年轻人不要被表面的繁华所迷惑,而应珍惜内心的真正所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