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于鳞

黄鹄何昂藏,肃肃金为衣。 感帝发嘉祥,徵歌幸见仪。 非无稻粱惠,所志在天池。 矫吭中宵鸣,悲声扬四垂。 翩翩随阳鸟,夙昔幸相依。 托身昆弟间,小大不自疑。 冲飙如弦发,倏忽弃南归。 言归非一状,欲举复徘徊。 短翮双枯蓬,安能中迅飞。 衔芦化为棘,口血正漓漇。 雕鹗横空来,罝网布川坻。 鼎俎在斯须,长与故侣辞。 存者千里隔,没当千岁期。 起顾见晨星,东北乍离离。 一为鸿雁曲,涕咽不成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huáng hú):古代传说中的大鸟,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 昂藏(áng cáng):形容气度不凡,仪表堂堂。
  • 肃肃(sù sù):形容整齐、庄严的样子。
  • 金为衣:比喻羽毛华丽,如同金色的衣服。
  • 稻粱惠:指平凡的生活待遇。
  • 矫吭(jiǎo háng):高声鸣叫。
  • 四垂(sì chuí):四周。
  • 随阳鸟:指追随阳光的鸟,比喻追随光明和温暖。
  • 夙昔(sù xī):往昔,从前。
  • 冲飙(chōng biāo):猛烈的风。
  • 倏忽(shū hū):迅速,突然。
  • 短翮(duǎn hé):短小的翅膀。
  • 枯蓬(kū péng):干枯的蓬草,比喻衰弱无力。
  • 衔芦(xián lú):口中衔着芦苇,比喻艰难的旅途。
  • 漓漇(lí xǐ):形容水滴淋漓的样子,这里比喻口中的血。
  • 雕鹗(diāo è):猛禽,比喻强敌。
  • 罝网(jū wǎng):捕捉鸟兽的网。
  • 川坻(chuān dǐ):河岸。
  • 鼎俎(dǐng zǔ):古代烹饪用的器具,比喻危险。
  • 晨星(chén xīng):清晨的星星,比喻离别时的景象。
  • 鸿雁曲:指鸿雁的叫声,比喻离别的哀歌。
  • 涕咽(tì yè):哭泣时因悲伤而哽咽。

翻译

黄鹄气度不凡,羽毛华丽如金衣。 感天帝之嘉祥,征歌以显仪态。 虽有平凡之待遇,志在远大之天池。 高声夜半鸣,悲声传遍四周。 翩翩追随阳光之鸟,昔日幸得相依。 托身于昆弟之间,大小无猜疑。 猛烈之风如弦发,突然弃南归。 归去之情非一,欲飞又徘徊。 短小之翅如枯蓬,怎能快速飞翔。 口中衔芦化为棘,口血淋漓。 猛禽横空而来,网布河岸。 危险即在眼前,长与旧友辞别。 生者相隔千里,死者当千年之期。 起身望见晨星,东北初显离离。 一曲鸿雁之歌,哭泣不成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黄鹄与随阳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与平凡生活之间的矛盾和挣扎。黄鹄虽受天帝嘉奖,却志在远方的天池,不愿满足于平凡的稻粱之惠。诗中“矫吭中宵鸣,悲声扬四垂”描绘了黄鹄的孤独与哀伤,而“短翮双枯蓬,安能中迅飞”则反映了其内心的无力与挣扎。最终,面对雕鹗与罝网的威胁,黄鹄不得不与旧友辞别,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鸟类的寓言式描写,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困境与选择。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