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读百家书有感

朱明缓修旭,薰风净游尘。 萧然澹閒馆,虚白生微春。 鞅掌谢物役,竹素探奇珍。 冥搜七略备,玄览百家陈。 展卷一以玩,触处洞原因。 千圣久湮没,诸子争嶙峋。 微言著简册,浩瀚凌霄垠。 一致而百虑,沧海譬浮津。 旷观宇宙来,经纬难具论。 掩帙且默坐,息念存吾真。 玩物徒丧志,无乃劳精神。 所以鲁中叟,一贯遗陶甄。 森森万象间,心上分经纶。 矧今际熙代,大道炳苍旻。 六经与诸子,日月等参辰。 异趣均亡羊,斯言当书绅。 常恐蒲柳姿,偃蹇随荆榛。 勉旃策康庄,他岐息征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明:指夏天。
  • 缓修旭:慢慢升起的太阳。
  • 薰风:和风。
  • 萧然:形容环境清静。
  • 澹閒馆:安静的馆舍。
  • 虚白:空旷明亮。
  • 鞅掌:忙碌。
  • 竹素:指书籍。
  • 冥搜:深入探求。
  • 七略:指古代的七种书籍分类。
  • 玄览:深远的观察。
  • 展卷:打开书卷。
  • 触处:到处。
  • 千圣:众多圣人。
  •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 微言:精微的言辞。
  • 简册:书籍。
  • 浩瀚:广大无边。
  • 霄垠:天空的边际。
  • 一致而百虑:虽然目标一致,但有多种考虑。
  • 沧海:大海。
  • 浮津:漂浮的渡口。
  • 经纬:比喻事物的条理或安排。
  • 掩帙:合上书。
  • 默坐:静静地坐着。
  • 息念:停止思考。
  • 存吾真:保持我的本真。
  • 玩物:沉迷于物质享受。
  • 丧志:失去志向。
  • 鲁中叟:指孔子。
  • 一贯:指孔子的“一贯之道”。
  • 陶甄:比喻教育、培养。
  • 矧:何况。
  • 际熙代:处于兴盛的时代。
  • 大道:正道。
  • 炳苍旻:照耀天空。
  • 六经:指儒家六经。
  • 参辰:参星和辰星,比喻重要的事物。
  • 亡羊:比喻迷失方向。
  • 书绅:写在衣带上,表示铭记。
  • 蒲柳姿:比喻身体衰弱。
  • 偃蹇:弯曲,比喻困顿。
  • 荆榛:荆棘,比喻困难。
  • 勉旃:努力。
  • 策康庄:驱策在宽阔的大道上。
  • 他岐:其他的道路。
  • 征轮:行进的车辆。

翻译

夏天的太阳缓缓升起,和风吹散了游尘。环境清静,馆舍安静,空旷明亮中生出微妙的春意。忙碌中摆脱了物役,深入探求书籍中的奇珍。深入探求七略的完备,深远观察百家的陈说。打开书卷一一玩味,到处洞悉原因。众多圣人已经湮没,诸子争相突兀。精微的言辞著于书籍,广大无边直达天空的边际。虽然目标一致,但有多种考虑,大海比喻为漂浮的渡口。纵观宇宙以来,事物的条理难以详述。合上书静静地坐着,停止思考以保持我的本真。沉迷于物质享受会失去志向,这不过是劳神费力。所以孔子的一贯之道,遗留给后人教育培养。在森罗万象中,心中自有安排。何况现在处于兴盛的时代,正道照耀天空。六经与诸子,如同日月般重要。不同的兴趣都会迷失方向,这些话应当铭记。常恐身体衰弱,困顿于荆棘之中。努力驱策在宽阔的大道上,其他的道路停止行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读书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对书籍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朱明”、“薰风”、“竹素”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智慧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千圣”、“诸子”、“微言”等的讨论,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刻理解。最后,作者通过对“玩物丧志”和“一贯之道”的反思,强调了保持本真和追求正道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学识和修养。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