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那堪:怎能忍受。
- 三径:指小路,这里比喻为隐居之所。
- 箫鼓:古代乐器,箫和鼓,常用于宴会或庆典。
- 佳辰良会:美好的时光和难得的聚会。
- 曙光:天刚亮时的光。
- 残更:夜将尽时的更声。
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和绿树环绕的楼台上,怎能忍受秋天的萧瑟随着季节而来。 稀疏的松树和细草遍布的小径,我们扫去石上的落叶,面对流水共饮一杯。 风静时,星河清晰如同露水般冷冽,月光明亮,箫鼓声随着朝会的结束而响起。 这样的美好时光和难得的聚会能有几次呢?天刚亮的光芒和夜将尽的更声,不要轻易催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共登灵洲的秋日景色和夜晚的宁静。诗中,“云里青山树里台”一句,以云雾、青山、绿树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幽静而壮美的自然画卷。后文通过对松树、细草、扫石、临流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惬意。夜晚的星河、月色和箫鼓声,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结尾的“佳辰良会应能几”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而“曙光残更莫浪催”则带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