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何悔斋杨少槐过访中洞岩

扫石曲肱岩下霏,忽闻佳客更披衣。 冬来鸡黍还能办,老去烟霞只自依。 朗月又开新瓮酒,寒潮常傍旧鱼矶。 凭君细语山中事,世故于今半已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肱:弯着胳膊当枕头。肱(gōng),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 :这里指细雨飘洒。
  • 佳客:尊贵的客人。
  • 披衣:穿上衣服。
  •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简单饭食。
  • 烟霞:指山水景色。
  • 自依:独自依靠。
  • 朗月:明亮的月亮。
  • 新瓮酒:新酿的酒。
  • 鱼矶:钓鱼时坐的岩石。矶(jī)。
  • 世故:指世间的事情。
  • 半已非:多半已经改变。

翻译

我在岩下扫石,弯着胳膊当枕头,细雨飘洒,忽然听说有尊贵的客人来访,急忙穿上衣服迎接。 冬日里,我还能准备些简单的农家饭食,但年老的我,只能独自依靠这山水景色。 明亮的月光下,我们又开启了新酿的酒,寒冷的潮水常伴着旧日钓鱼的岩石。 请您细细讲述山中的事情,世间的事情多半已经改变,不再是往昔的模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王渐逵在山中岩下静享自然之美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来访的喜悦。诗中“扫石曲肱岩下霏”展现了诗人简朴自在的生活状态,而“忽闻佳客更披衣”则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后句通过对“鸡黍”、“烟霞”、“朗月”、“新瓮酒”、“寒潮”、“旧鱼矶”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依恋。结尾的“世故于今半已非”则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