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趋行

太伯让周王,剪发窜蛮荆。 季子守遗节,屈体臣后生。 要离捐肢体,伍员抉目睛。 岂若被裘子,兼复韬其名。 言游佩端委,文学启休明。 赁舂无凡客,门卒亦仙卿。 震泽含变化,大海发精灵。 焉类十室邑,步趋恒自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伯:周太王的长子,因让位给弟弟季历而逃至荆蛮之地。
  • 剪发:古代的一种刑罚,这里指太伯为了逃避王位而采取的极端行为。
  • 窜蛮荆:逃到荆蛮之地,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 季子:指季札,春秋时期吴国的公子,以守节著称。
  • 屈体臣后生:指季子虽然身份高贵,但愿意屈尊侍奉后辈。
  • 要离:春秋时期的刺客,为了刺杀吴王僚而牺牲自己。
  • 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因忠于吴国而被赐死,死后被抉目悬于城门。
  • 捐肢体:牺牲身体的一部分,这里指要离和伍子胥的极端行为。
  • 抉目睛:挖出眼睛。
  • 被裘子:穿着裘皮的人,指隐士。
  • 韬其名:隐藏自己的名声。
  • 言游:指孔子弟子言偃,以文学著称。
  • 佩端委:佩戴端正的服饰,表示庄重。
  • 赁舂:雇佣人舂米,这里指雇佣劳动者。
  • 门卒:守门的小兵。
  • 仙卿:仙人般的贵族。
  • 震泽:即太湖,位于江苏南部。
  • 含变化:蕴含着变化无穷的景象。
  • 大海发精灵:大海中涌现出神秘的力量。
  • 焉类十室邑:哪里像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
  • 步趋恒自矜:行走时总是自我夸耀。

翻译

太伯让出了周的王位,为了逃避而剪去头发逃到荆蛮之地。季子坚守遗留下来的节操,愿意屈尊侍奉后辈。要离为了刺杀吴王僚而牺牲自己的肢体,伍子胥因忠于吴国而被赐死,死后被挖出眼睛悬于城门。哪里像那些穿着裘皮的隐士,同时又隐藏了自己的名声。言偃佩戴着端正的服饰,以文学启迪了美好的时代。雇佣的舂米工人中没有平庸之辈,连守门的小兵也是仙人般的贵族。太湖蕴含着变化无穷的景象,大海中涌现出神秘的力量。这里哪里像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行走时总是自我夸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隐士,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太伯、季子、要离和伍子胥都是为了更高的理想或忠诚而牺牲自己,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对国家和家族的深沉责任感。而隐士则选择了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诗中对太湖和大海的描绘,象征着自然的伟大和神秘,与人类的渺小和自大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