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娄江东西二潮俱会于学宫之傍邑侯徐先生居焉因自号曰会川而尤子求为之图

东西两潮水,各向一川平。 不作淄渑异,还疑谷洛争。 双龙骄欲斗,万马怒俱鸣。 落似并刀剪,来添泮璧明。 波臣车毂击,越女棹讴迎。 舟楫才将老,烟波计已成。 穴堪丹鲤出,天借白鸥盟。 清泌衡门下,栖迟寄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吾娄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邑侯:古代对县令的尊称。
  • 会川:指两水交汇之处。
  • 淄渑:淄水和渑水,古代两条河的名字,此指不同水质的水。
  • 谷洛:谷水和洛水,古代两条河的名字,此指不同来源的水。
  • 双龙:比喻两潮水。
  • 万马:比喻潮水声势浩大。
  • 并刀:古代并州出产的剪刀,此比喻潮水如剪刀般锐利。
  • 泮璧:指学宫前的水池,古代学宫前有泮水,形如璧玉。
  • 波臣:指水中的生物。
  • 车毂击:形容水波撞击声。
  • 越女:指越地的女子,此指船上的女子。
  • 棹讴:划船时的歌声。
  • 舟楫:船和桨,泛指船只。
  • 烟波:指江湖水面,烟雾笼罩的波浪。
  • 丹鲤:红色的鲤鱼,传说中能化龙的鲤鱼。
  • 白鸥盟:与白鸥结盟,指隐居江湖的生活。
  • 清泌:清澈的泉水。
  • 衡门:简陋的房屋。

翻译

东西两边的潮水,各自向一条河流平缓流淌。它们并不像淄水和渑水那样水质不同,也不像谷水和洛水那样来源相争。两潮交汇时,如同双龙欲斗,声势浩大如万马齐鸣。潮水落下时,如同并州出产的剪刀般锐利,涌来时又增添了学宫前水池的明亮。水中的生物仿佛车辆轮毂撞击般活跃,越地的女子在船上唱着划船的歌迎接。船只虽已老旧,但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这样的生活已经形成。红色的鲤鱼或许能从水中跃出,天空似乎借给了白鸥与我结盟。在清澈的泉水下,简陋的房屋中,我愿意在此栖息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吾娄江东西两潮交汇的壮观景象,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生动展现了潮水的声势和交汇时的美丽。诗中“双龙骄欲斗,万马怒俱鸣”形象地描绘了潮水的汹涌澎湃,而“落似并刀剪,来添泮璧明”则巧妙地将潮水的动态与学宫的静谧相结合,增添了诗意。结尾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