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崔嵬(cuī wéi):高耸的样子。
- 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的地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 缥渺(piāo miǎo):形容山峰或景物若隐若现,朦胧不清。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地方。
- 铁瓮:指坚固的城墙。
- 龙藏(lóng cáng):传说中龙的藏身之地,比喻深藏不露的宝藏或秘密。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凤台:传说中凤凰栖息的地方,比喻高雅或美好的地方。
- 巨灵:神话中的大力神,这里指巨大的力量。
- 大块:大地,这里指广阔的土地。
- 浮杯:比喻水面平静,可以放置杯子而不倾覆。
翻译
站在江边的楼阁上,我倚着高耸的栏杆,四周的吴楚风光尽收眼底。 眼前是万顷波涛,仿佛就在我的座席之下,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如同神话中的蓬莱仙岛。 城墙坚固如铁瓮,守护着深藏的秘密,而这里的地势又控制着金陵,与传说中的凤台相接。 自从巨大的力量标志了东海,这片广阔的土地就像一个平静的杯子,漂浮在水面上。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站在金山上俯瞰江天的景象,通过“崔嵬”、“苍茫”、“缥渺”等词语,展现了山河的辽阔与神秘。诗中“铁瓮”、“龙藏”、“凤台”等意象,不仅体现了地域的特色,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结尾的“巨灵表东海,等閒大块若浮杯”则以宏大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和对国家疆域的自豪感。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秋夜独坐简故乡知己 》 —— [ 明 ] 王弘诲
- 《 孔剑锋种种幻术而尤精推数学能道人心上事历历不爽若有鬼神通之书此问之二首 》 —— [ 明 ] 王弘诲
- 《 送王仰石太守之任惠州 》 —— [ 明 ] 王弘诲
- 《 赋夹竹桃 》 —— [ 明 ] 王弘诲
- 《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莲峰映水 》 —— [ 明 ] 王弘诲
- 《 常武篇贺中丞常公遣师西征大捷五十韵 》 —— [ 明 ] 王弘诲
- 《 送伯兄同妹夫陈箕南新授光禄南归因寄怀白下诸亲暨家中二仲兄 》 —— [ 明 ] 王弘诲
- 《 旭岭书台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