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音阁

蕊宫琪树隐瑶京,出郭逢僧几问名。 白马金牛归想像,盘龙踞虎自回萦。 香台倒影穿帘入,石壁含毫绕殿明。 本是化城无住处,皈依徒自笑尘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蕊宫(ruǐ gōng):指仙境中的宫殿,这里比喻观音阁的华丽。
  • 琪树(qí shù):神话中的玉树,这里指观音阁周围的树木。
  • 瑶京(yáo jīng):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比喻观音阁所在的地方。
  • 白马金牛:指佛教故事中的白马和金牛,象征着佛教的圣物。
  • 盘龙踞虎:形容观音阁的建筑风格雄伟,有龙盘虎踞之势。
  • 香台:供奉香火的台子。
  • 石壁含毫:石壁上仿佛有笔墨痕迹,形容石壁的纹理如同书法。
  • 化城:佛教用语,指幻化的城市,比喻世俗的虚幻。
  • 皈依(guī yī):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并接受其教义。
  • 尘缨:尘世的束缚,比喻世俗的烦恼。

翻译

观音阁如同仙境中的宫殿,隐藏在瑶池般的仙境之中,我出城遇到僧人,几次询问其名。 想象中的白马和金牛,以及盘龙踞虎的雄伟建筑,都让我心生向往。 香台的倒影穿过帘幕,石壁上的纹理如同书法,环绕着明亮的殿堂。 这里本是幻化的城市,没有固定的住处,我自嘲地笑了笑,因为我是被尘世的烦恼所束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观音阁的神秘与庄严,通过“蕊宫琪树”、“白马金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诗中“盘龙踞虎”形容建筑的雄伟,而“香台倒影”、“石壁含毫”则细腻地描绘了观音阁的内部景象。结尾处“皈依徒自笑尘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越和对佛教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自嘲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