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

长安晓日丽城闉,鸣玉朝来会北辰。 紫府屏开翔翡翠,御炉香篆动麒麟。 履端共庆闻天语,瑞应抽毫记史臣。 怀曝此时何处献,观风还向帝庭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庚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彭泽: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
  • 长安:古代都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 城闉(yīn):城门。
  • 鸣玉:古代官员上朝时所佩戴的玉饰,发出声响,此处指官员上朝。
  • 北辰:北极星,古代象征皇帝。
  • 紫府:指皇宫。
  • 翡翠:一种珍贵的玉石,此处指屏风上的装饰。
  • 御炉:皇帝使用的香炉。
  • 香篆(zhuàn):香炉中燃烧的香料,形成的烟雾。
  • 动麒麟: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此处指香炉上的装饰或香烟缭绕的样子。
  • 履端:指新年伊始。
  • 天语:皇帝的话语。
  • 瑞应:吉祥的征兆。
  • 抽毫:提笔。
  • 史臣:记录历史的官员。
  • 怀曝:怀抱献策之意。
  • 观风:观察民情。
  • 帝庭:皇帝的朝廷。

翻译

春天的早晨,长安城门在初升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官员们佩戴着鸣玉,早晨来到朝会,面向北辰(皇帝)。皇宫的屏风上装饰着翡翠,御用的香炉中香烟缭绕,宛如麒麟在动。新年伊始,大家共同庆祝,听到皇帝的话语,吉祥的征兆让史官提笔记录。我怀着献策的心意,此时不知何处去献,只能观察民情,向皇帝的朝廷陈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长安城内的景象,通过官员上朝、皇宫内的装饰和香炉的描绘,展现了皇权的庄严和节日的喜庆。诗中“怀曝此时何处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献策的愿望,而“观风还向帝庭陈”则体现了诗人对民情的关注和对皇帝的忠诚。整体上,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